直播回顾第一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邓应平



编者按睑缘炎导致的睑缘性角结膜炎,即BKC,近几年来逐渐引起眼科医生的认识和重视。睑缘炎通过机械刺激、细菌代谢产物及异常的脂质造成眼表的刺激与损伤,导致角结膜组织的炎症及免疫反应,发生上皮损伤、基质浸润及溃疡。由于BKC易复发,且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角膜炎类似,在临床上要特别注重鉴别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第一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上,医院的邓应平教授就睑缘性角结膜炎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BKC的分类、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现在,就让医信眼科/干眼网带您一起回顾学习吧!1、睑缘炎的分类

(1)根据部位分类

睑缘为位于睫毛和睑板腺之间宽0.2-0.3mm的区域。睑缘炎分为前部睑缘炎和后部睑缘炎:前部睑缘炎主要为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单纯脂溢性睑缘炎、脂溢性合并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后部睑缘炎主要为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睑板腺炎;相对而言后部睑缘炎更易导致睑缘性角结膜炎。

(2)根据病因分类

从病因上,睑缘炎又可分为炎症性和感染性:炎症性睑缘炎包括脂溢性、睑板腺功能障碍、过敏如特发性和接触性皮炎以及皮肤病相关的如酒糟鼻;感染性睑缘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引起的睑缘炎。

临床上非感染性睑缘炎主要为后部睑缘炎,为睑板腺导管开口阻塞及分泌物异常。感染性睑缘炎主要为后部睑缘炎,可见睑缘炎呈充血糜烂状,有较多分泌物,且睑缘形态出现异常。

2、睑缘炎导致睑缘性角结膜炎的机制

3、睑缘性角结膜炎临床表现

诱因:劳累、空气污染、高热、屈光不正、揉眼的不良习惯、感冒

相关因素:激素分泌异常、瞬目减少、先天异常

病程长、慢性过程、复发表现

刺激征、烧灼感和痒感、视力波动

症状在早上明显

睑缘形态的变化

睑板腺缺失

4、BKC的诊断

诊断标准

1.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

2.睑缘部形态、脂质性状、腺体的变化

3.眼表及角膜的变化:充血、角膜上皮病变、角膜新生血管、浸润

5、BKC与HSK的鉴别诊断

BKC

HSK

诱因:劳累、饮酒、刺激食物

诱因:感冒、抵抗力低下

部位特殊:下方、睑缘接触部角膜

各个部位都有可能

常常先有浅层NV,血管末端出现炎性浸润,比较表浅

先有炎性浸润、溃疡、病程到一定时期才会出现NV。炎症反应溃疡在浅层也可以在基质深层

可以看到明显的睑缘病变

睑缘常常没有问题

抗病毒治疗无效

抗病毒治疗有效

6、BKC分期

早期

下周边角膜的浅层点状上皮病变,病变逐渐累及中央区近角膜缘区出现浅层新生血管部分患者可出现丝状角膜炎或孤立性周边角膜浸润灶

进展期

角膜下周边区出现多灶性上皮下或浅基质层的浸润形成边缘性溃疡,或浸润角膜新生血管增生明显,进行端周围常有灶性浸润,病程较长可形成血管翳溃疡迁延不愈可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性角膜炎

瘢痕期

片状角膜云翳或血管翳形成,角膜局部变薄,泪液的明显异常

7、BKC分度

轻度:病变仅累及角膜上皮层

中度:病变累及角膜基质,未累及角膜光学区

重度:病变累及角膜基质,累及角膜光学区

8、BKC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s/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