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的小宝宝嘴歪流口水,原来是面瘫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上周在针灸科门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是一位仅11个月大的小宝宝。
孩子的母亲语气担忧地对我们说,一个月之前,抱着宝宝去接他姐姐放学,回来后没过几天,突然发现宝宝哭起来笑起来嘴巴歪得厉害,还会不自主地流口水!
这可把家长吓坏了呀,赶紧去省妇保看了,挂了盐水吃了药,一个月过去了也没见痊愈。孩子还这么小,生怕留下后遗症,影响美观,听说针灸治疗面瘫有效,就急忙带过来看一看。
针灸科的李丽萍主任医师检查发现:宝宝现遗留咧嘴、哭笑时右侧嘴角歪向左侧,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眉毛不能抬举,外耳道无疱疹。故诊断为:周围性面瘫。
目前经过2次针灸治疗,宝宝面瘫症状已减轻,做起表情来也自然了。
那么,小儿面瘫是什么?小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病呢?小孩子面瘫了之后该怎么治呢?宝爸宝妈们别着急!请听小编娓娓道来!
01
不易察觉的小儿面瘫!
面瘫的发病年龄不受限制,小孩也是易患人群。因小龄儿童常无法向家长告知自己的不舒服感,或者说不清楚,也不能配合,病情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难以准确判断,所以小儿面瘫容易被忽视,不易被察觉。
一般小儿面瘫的发病症状多由家长发现,具体表现为孩子一侧脸表情僵直、呆板,面部肌肉活动不灵活,哭笑时嘴巴歪向一侧,一侧鼻唇沟变浅平坦,两侧明显不对称,或于晚上睡觉时发现孩子的一侧眼睛不能完全闭上,漱口或刷牙的时候,嘴里含不住水,让患儿鼓腮时,一侧嘴角漏气等。
02
小孩子为什么会得面瘫?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环境气候变化、免疫力低下、机体非特异性炎症等因素有关。诸多致病因素引发面神经、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变性、损伤,最终导致面瘫。
故大多数小孩子面瘫可能有以下影响因素:
1.小孩子自身抵抗力弱。如受过冷的风或冷水的刺激,电扇、冷风、冷水等。当人体防疫阻力最小时,面神经和血管容易痉挛,引起面神经缺血和水肿。
2.大多数儿童面瘫发作前可能有感冒或咽炎等病毒感染病史,也有一些儿童耳后乳突孔骨膜发炎,压迫面部神经,以致局部血液供应不全引起功能障碍。
面瘫多见于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较大时,现在正是寒潮来袭,早晚风凉,抵抗力差的小孩子要特别注意保暖工作,特别是颜面部的保暖!
03
小儿面瘫不愈合会怎么样?
婴幼儿面瘫,短期对发育来说没有直接严重影响。
当孩子逐渐长大,面瘫会逐渐影响咀嚼、发音、牙齿卫生等。
个别孩子眼睛闭合不全导致眼睛干燥,眼角膜炎。
孩子上学后会因为表情特殊而影响社会交流,影响心理发育。
04
小儿面瘫怎么治疗?
西医:以抗病毒、激素、维生素等为主。
中医:因针灸治疗面瘫有独特疗效,是中医首选疗法,而且治疗越早越好。面对年龄稍小的小儿面瘫治疗,一般采用浅刺、轻刺、不留针等手法,因患儿年纪尚小,天性好动,且受不了重刺激,故采用针刺常用穴位,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地仓、颊车、迎香、四白、下关、太阳、阳白、丝竹空、翳风、合谷、足三里等。再结合红外线照射面部30分钟,促进面部血流循环,缓解炎症。
若是患儿年纪稍大,可以考虑留针治疗,加大刺激量,促进面部肌肉恢复。
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着“简、便、廉、验”等优点,且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针灸循经取穴,可以激发经络之气,促进气血运行,通经活络,直达病所。面部属于阳明、少阳经循行之处,而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因此针灸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局部取穴可以发挥针灸的近治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活局部的神经及肌肉组织,恢复活力。这种辨证论治的取穴方法,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可以调节整体机能,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05康复训练也很重要!
宝爸宝妈们可以在空余时间多多督促孩子锻炼面部肌肉,加速面瘫的恢复。
1.抬眉训练:小朋友做抬眉动作。
2.闭眼训练:小朋友做闭眼、睁眼动作。
3.耸鼻训练:小朋友用鼻做深吸气动作。
4.示齿训练:小朋友发“衣”音。
5.努嘴训练:小朋友发“乌”音。
6.鼓腮训练:小朋友做吹气球动作。
7.或是家长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参考文献:(文字及图片部分摘抄自网络)
1.杨子宇,庄礼兴.庄礼兴教授针灸中药并用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经验缬要.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1):-+.
2.代卫锋,韩雪.韩雪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小儿周围性面瘫经验介绍.新中医.(01):-.
3.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s/13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证明PADCEVenf
- 下一篇文章: 22人死亡河北最新传染病疫情通报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