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角膜上皮病变的特征鉴别与治疗
浅层点状角膜病变
定义:是一组累及角膜上皮、前弹力层或实质浅层,合并有角膜上皮改变的疾病,是一些完全不同的疾病出现的一种共有的病理改变。
一.形态学类型(一)点状角膜上皮糜烂:真正的上皮脱落,呈细小凹陷或坑状炎症浸染(一),透明度正常,Fl(+);
(二)点状上皮角膜炎:灰色或白色斑点,轻度高起,Fl(—);
(三)点状上皮浸润:限于实质浅层,灰色或白色斑点;
(四)丝状角膜病变:伴随浅层点状角膜改变,是病变上皮
肥厚结果。
二.显微镜下改变(一)点状角膜上皮糜烂:受累上皮细胞变性,周围细胞水肿;
(二)点状上皮角膜炎:浸润区的上皮细胞水肿,上皮下的渗
出,浸润早期含有多形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三)点状上皮浸润:前弹力层下实质纤维的白细胞散在集积;
(四)丝状角膜病变:上皮细胞变性和增生、脱落并呈卷丝状。
三.临床分类(一)点状上皮糜烂:
(二)表层点状角膜炎:
1.表层点状角膜炎
2.弥散性表层点状角膜炎
3.Thygson表层点状角膜炎
(三)点状上皮----上皮下角膜炎
1.点状上皮----上皮下角膜炎
2.Dimmr钱状角膜炎
(四)丝状角膜病变:
1.丝状角膜病变
2.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
(五)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六)大泡性角膜病变
四.角膜上皮病变的鉴别(一)角膜上皮病的分类及其鉴别
(二)病变深度
1.限于上皮:葡萄球菌性睑缘角结膜炎、麻疹性角结膜炎、
干燥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倒睫、春季卡他、
Thygson表层角膜炎、丝状角膜病变、化学伤(类固醇、
IDU)
2.限于上皮下:酒渣鼻性角膜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泡性角膜炎、钱币状角膜炎
3.混合型(上皮型后转为上皮下型):副沙眼、流行性角结
膜炎(腺病毒8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三)病变形态:
1.细小点: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沙眼、副沙眼、干燥性角
膜炎、暴露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电光性眼
炎、(类固醇、IDU)药物性角膜炎
2.粗大点:牛痘性角膜炎、疱疹性角膜炎、流行性角结
膜炎、钱币状角膜炎
(四)病变部位:
1.弥漫性、散乱性: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药物
致角膜炎、接触镜损伤、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变态反应
性角结膜炎
2.中央性(睑裂区)角结膜干燥症、暴露性角膜炎、放射
性角膜病变、腺病毒性角膜炎
3.上方:上方边缘性角膜炎,病毒性角结膜炎、沙眼、接
触性软疣
4.下方: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包含涵体性结膜炎、下睑内
翻、角结膜干燥症、夜间兔眼、暴露性角膜病变
五.引起角膜上皮病变的疾病和表现(一)睑和结膜的细菌性感染:
G+、G-,葡萄球菌最常见
角膜:点状上皮糜烂,或点状上皮糜烂与点状上皮角膜
炎共存,扩散
全角膜或周边更稠密。
葡萄球菌性眼睑炎:下方周边部
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弥漫性开在全角膜
病情顽固→严重者边缘浸润累及前实质层→溃疡(无菌生长)
(二)睑和结膜的病毒感染
腺病毒、牛痘、单疱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粘液病毒(流
感、腮腺炎)角膜:点状上皮糜烂常伴有点状的上皮浸
润→累及病变上及下面的浅基质层
1.腺病毒:结膜炎7-10天→细小弥漫点状上皮角膜炎,知
觉正常→上皮浸润,浸染下前基质局限性水肿浸润→上
皮浸润消失,上皮下损害仍存→愈合不留疤痕
2.单疱病毒
(1)原发性:侵犯结膜表现为滤泡性结膜炎→(二周后)上皮
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
上皮性角膜炎:a.弥漫、细微点状上皮浸润,Fl(-)
b.粗糙点状混浊,1-2mm
(2)复发性:弥漫、粗糙(裂隙状、星状)点状上皮角膜
炎(1-2天)→树枝状
(三)衣原体感染
1.沙眼:主要在上半角膜,上方血管翳(前实质层),角膜缘淋巴
滤泡形成→消失后出现沙眼性角膜小面(Hrbrt’s
小凹)。角膜表面色灰、粗糙不平,点状上皮糜烂
及其下面黄到灰白色的上皮下浸润
2.包涵体性结膜炎:
以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出现(下睑及穹窿结膜)
角膜缘或中央:散在上皮下浸润(无上皮性角膜炎)
粗糙点状上皮角膜炎
(四)变态反应:
弥漫、细、点状浅层病变,Fl(+)
(五)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角膜病变发生时间:4-8个月及11个月为多
角膜病变发生年龄:7-13岁为多
角膜病变与病程:发病至4年较多,5年后减少
角膜改变:睑结膜型——上皮层多发性散在白色小点,
常见上半部
角结膜型——角膜缘组织高起呈胶质状霍—
特二氏点(Hornr—Tranta’s
斑)(结膜上皮小白点)
角膜周边血管样浸润
(六)暴露性角膜炎
眼眶肿瘤或甲状腺疾病→眼球突出
面神经功能不全→兔眼
眼睑异常→疤痕性外翻、变形
睡眠时睑闭合不全
角膜改变:下1/3,上皮呈灰色、无光泽、细的点状上
皮糜烂,Fl(+)新生血管、实质层水肿。
上皮损害→角膜溃疡
(七)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三叉神经受损(伤后24小时,多在伤后数月出现角膜感觉障碍)
角膜改变:上皮光泽消失,微囊样水肿,多发性点状
上皮糜烂和小水泡
(八)泪液不足:
点状上皮糜烂,Fl(+),点状上皮浸润,常见睑裂部和
下部,上皮干燥位置可发生角化,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
局限性浸润,角膜丝状物,严重有新生血管,实质层浸
润,无痛性溃疡。
(九)外伤(机械伤、化学伤、放射性)
弥散性点状上皮糜烂,表层细的灰色斑点,Fl(+)
(十)医源性
大多数局部应用药物对角膜上皮都有毒性作用
六.治疗(一)病因治疗
1.病史:外伤、药物史、接触镜史
2.症状和体症:
例如:滤泡性结膜炎:病毒
乳头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接触镜史
结膜炎症(充血、水肿):细菌、病毒
结膜疤痕:Stvns-Johnson综合征
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细菌、急性衣原体感染
病毒急性期
粘液性分泌物:干眼症、过敏性
3.角膜病变深度、形态、部位推断
4.特殊检查::致病菌培养
结膜刮片(找包涵体)
结膜分泌物涂片
角膜炎上皮刮片细胞学检查
印痕细胞学检查
(二)局部药物应用
保护角膜上皮,营养角膜上皮,促进上皮形成,加速病
变组织愈合
1.保护营养剂:自家血清、Solcosryl、Hialid、Clluvisc、
Vidisic
2.生长因子:EGF,bFGF
3.纤维连结蛋白
4.胶原酶抑制剂
(三)软性角膜接触镜及胶原角膜罩(胶原膜)
1.软性角膜接触镜:避免角膜机械性损伤,减少疼痛,保护
角膜及可以贮存液体和促进角膜上皮形成的作用
2.胶原膜:(1)角膜伤口的绷带,促进伤口的愈合
(2)药物传送装置
(四)闭睑疗法:确保泪液层,使泪液内有效成分起作用
限制瞬目运动起物理性保护角膜作用
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缓和自觉症状
常用方法:(1)绷带包扎
(2)睑缘缝合(永久性、暂时性)
(3)微孔薄片
(五)上皮刮除术或浅层角膜基质针刺术
1.上皮刮除术:局或表麻,用刀片搔刮角膜上皮,保留角膜缘内1-2mm角膜上皮
2.浅层角膜基质针刺术:局麻或表麻,4—注射针头,做成二个弯曲前端长0.3mm,垂直刺入损伤角膜区,深1/3—1/2角膜厚度,10-20点先周边后中央,每点间隔0.3—0.5mm(应避开视轴中央)
(六)口服药物
(七)病因不明的浅层点状角膜病变的治疗原则
1.停药观察
2.摸索药物效能
3.选择无刺激药物
4.治疗要有耐心,定期随访
5.联合应用治疗
来源:医脉通救死扶伤
文章内容由中国眼科医生转载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中国眼科医生删除
50个令人心碎的电影片段混剪分分钟ne间质性肺炎的典型和非典型症状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s/1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惟视资讯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来针
- 下一篇文章: 早晚温差大,小心眼睛也会得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