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小动物角膜疾病猫角膜异常
猫疱疹病毒Ⅰ型角膜炎
截止目前,猫疱疹病毒是唯一可以造成猫角膜炎的病毒。
病因:猫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猫角膜病变的机制是病毒直接作用于角膜上皮导致细胞发生病变。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会出现树枝状病变。所以树枝状病变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在临床上,因为上皮的病变并非总是能够到达角膜深层的上皮基质层,所以这种区别如果不用特殊的染色方法(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是无法判定的。在原发的眼睛感染,树枝状的角膜病变很小,但数量多(如下图)。
图1疱疹病毒引起的树枝状角膜病变(孟加拉玫瑰红染色)
猫疱疹病毒Ⅰ型(如下图)也会导致角膜基质受损,但不是直接因为病毒复制导致的。在疱疹病毒Ⅰ型引发的基质性角膜炎怀疑是局部的免疫反应导致了病毒进入角膜基质,然后对病毒抗原产生的一种反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似乎会促进疱疹病毒在基质性角膜炎的发展。深层的角膜溃疡有时会和疱疹病毒Ⅰ型并发,特别是在幼猫更容易发生。角膜的溶解和胶原的丢失可能和伴发的细菌感染有关。
图2猫疱疹病毒Ⅰ型感染
在幼龄动物中,角膜感染是由原发性结膜感染所导致的。但在成年动物中,多数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病毒的复发或重新被激活,多数与动物处于紧张和应激状态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猫疱疹病毒Ⅰ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程的长短和感染的深度有关。急性树枝状角膜炎可伴发轻度到中度的结膜炎和不同程度的眼睑痉挛,经常伴有脓性分泌物。在慢性病例中会出现病变部位基质的轻度水肿和纤维化。也经常可以观察到血管化。基质层的角膜炎可能会引起上皮的病变,但溃疡经常呈不规则样或地图样。基质层角膜炎的诊断是通过有无深层血管和细胞浸润进行的。最终猫疱疹病毒Ⅰ型可以导致基质层的瘢痕和视力不对称。多数上皮和基质的角膜炎是单侧的。慢性疱疹病毒Ⅰ型结膜炎,一般不会出现呼吸道症状。
诊断:通常是根据临床症状诊断疱疹病毒Ⅰ型角膜炎。用孟加拉红染色可以帮助区分树枝状角膜炎造成的创伤深度不足以使用荧光素染色时的临床症状。如果存在树枝状角膜炎,可以认为是疱疹病毒Ⅰ型角膜炎的特征性病变。如需确定存在疱疹病毒Ⅰ型,需要检查疱疹病毒抗原。但对于慢性病例来说,检查抗原是非常困难的。
治疗:很难预测治疗疱疹病毒Ⅰ型的结果。急性上皮性角膜炎预后相对较好,一般使用抗病毒眼药效果很好,一般动物治疗只需要局部使用少量抗菌素。局部的治疗至少需要持续2周直到症状消失一周以后再停药。如果基质层已经受到影响,局部治疗效果不佳。因为糖皮质激素会增强病毒的活性,同时会刺激病毒从上皮进入基质层,导致基质性角膜炎,所以,糖皮质激素只能用于非常严重的病例,但同时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
猫的角膜腐骨(坏死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猫患角膜腐骨(如下图)时会表现出轻微的疼痛,眼睛水汪汪的。眼睑会出现痉挛——动物半闭着眼睛,有浆液性分泌物,有时会是黏液性的。眼分泌物呈棕黑色比较常见,所以动物主人经常会认为自己动物的眼睛有出血。主人可能会注意到动物角膜出现黑色。但有时会因为角膜病变出现在瞳孔区的中央,而很难被觉察到。病变位置一般出现在角膜的中央区域或近中央区域,颜色呈琥珀色到棕色或黑色,任何品种的猫都可能患病,但波斯猫和缅甸猫较常见。
图3猫角膜腐骨(坏死性角膜炎)
病史:之前的角膜溃疡是常见的病史,所以动物可能还在继续治疗角膜溃疡,通过仔细检查,可见角膜表面有典型的黑色沉积,这就说明存在角膜腐骨的。缓慢愈合的浅表性角膜溃疡容易导致角膜腐骨。在家养短毛猫中,经常认为创伤是溃疡的原因(如猫抓),但对波斯猫和缅甸猫来说,多数没有病史。猫的一只眼睛在过去曾发生问题,另一只眼睛也会出现类似的溃疡和腐骨,这种现象很常见。偶尔会出现没有任何原因的溃疡和角膜腐骨。某些猫可能会在之前有呼吸道疾病,这是与猫的疱疹病毒有关。实际上,慢性复发性溃疡常与疱疹病毒有关,继发角膜腐骨是问题复杂化的反映。临床检查:常规临床检查的结果通常不明显,除非同时感染有猫疱疹病毒Ⅰ型。眼科的检查可揭示多种异常。患眼经常湿润,schirmer泪液检测值经常高于正常一侧。当然也有特例,如同时患干性角膜结膜炎时可导致出现黏液性分泌物,schirmer泪液检测值就不一定很高。
通常会出现眼睑痉挛,浅表的角膜血管化,以及结膜的水肿和充血也很常见。角膜出现的黑斑称为腐骨。腐骨可以突出于角膜上皮,也可在角膜上皮下。颜色呈淡棕色到完全黑色。眼分泌物一般也呈深色,但有些猫的分泌物也可能是正常的,没必要过于在意。角膜溃疡通常为浅表性或到达基质层中部,所有怀疑有角膜腐骨的病例,都要进行荧光素染色。有些病例角膜没有血管爬行,有些则在腐骨边缘有大量的浅表血管和肉芽组织出现。在大多数严重病例会出现缩瞳、虹膜充血、房闪(葡萄膜炎)等现象,表面细菌感染也很常见。在一些病程长的病例,外眦处可见下眼睑内翻,眼睑边缘的睫毛会刺激角膜,这样就会加重病情,这种现象在家养的老猫中比较常见,但在波斯猫并不常见。但是后者会出现下眼睑的中间内翻的现象。除此以外,短头猫会有突出的兔眼,眨眼时不能完全闭合眼睑,所以泪液不能完全湿润角膜。很多波斯猫的这种问题很严重,甚至在睡觉时都不能完全闭合眼睛,角膜的健康受到很大威胁。
诊断: (1)排除任何潜在的原因,如眼睑内翻、眨眼异常和疱疹病毒Ⅰ型感染。 (2)仔细检查双眼。 (3)进行Schirmer泪液检测。 (4)考虑对疱疹病毒的诊断、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5)荧光素染色。治疗: 1.药物 假如怀疑存在浅表的腐骨,同时又没有明显的眼部疼痛,可以先考虑药物治疗,因为有时会自行脱落,而定期的复查可以确定病情有无发展。局部药物治疗包括使用人工泪液,每天1~3次。手术应在没有任何眼睑痉挛和过多分泌物时进行。在某些病例局部使用α-干扰素可以使腐骨变小甚至消失,但是眼科专家对色素的消失没有很好的办法。 2.手术 手术治疗角膜腐骨是用浅表角膜切开术将异常组织移除。在配备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的条件下,经过培训的临床医生才可能完成此手术。但是,如果没有上述设备和条件,就应该转诊到专业的动物眼科医生那里。
结膜瓣的手术适于色素深及基质层,如超过基质厚度的1/3~1/2。经常被使用带状结膜瓣的手术,使用8-0的羟乙酸乳酸聚酯线或威乔ethicon线缝合。有些角膜腐骨非常大,位于角膜中央或角膜中央的周围,结膜瓣可能会影响视力,所以有时会选择角膜结膜瓣的方法,这一般需要动物眼科医生来操作,这样可以在角膜中央保留部分透明的角膜。手术后的用药同浅表的角膜切开术。
一般于结膜瓣遮盖术3~6周后剪掉结膜瓣的蒂。但有报道称为结膜瓣保留一些血液供应对组织有所帮助,且似乎能够阻止角膜腐骨的复发。宁可结膜瓣的不够透明,但血供良好,也比剪掉结膜瓣后没有保护好。
预后:很多做过手术的动物也存在复发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易感品种或感染疱疹病毒Ⅰ型的动物。研究报道称复发率为20%左右。如果浅层角膜切开术后施行结膜瓣遮盖术,可以降低复发的概率。但对于恢复中央角膜区域的视力没有帮助,并且永远会有瘢痕。但是,即使使用大的瓣,对视力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明显,不像对人类那样明显。应告知动物主人,另一眼也有可能出现,特别是易感品种,要特别注意。
相关文章推荐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上)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下)
眼睑病-眼睑炎症
小动物眼睑位置和功能异常诊疗方法(眼睑内翻、外翻、闭合不全、外伤)
小动物眼睑病-睫毛异常
小动物眼睑肿瘤的诊疗方法
小动物第三眼睑病
小动物泪器的解剖与生理
详解小动物泪液功能的异常
小动物干眼症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结膜的解剖和生理
小动物结膜炎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细菌性结膜炎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角膜与巩膜病概述
小动物获得性巩膜异常诊疗技术
小动物获得性角膜异常诊疗技
小动物获得性角膜异常-色素性角膜炎
小动物角膜的病理反应
小动物先天性结膜疾病-皮样囊肿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新闻淮安中学2016级高一新生军训开长春文化产业主动融合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s/1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学习临床医学专业五年眼科学试题
- 下一篇文章: 每日学习眼科试题名词解释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