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详解经外奇穴系列之太阳穴耳尖穴



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80050.html

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太阳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也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然后,顺逆各转相同的次数。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1、舒解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

2、缓解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3、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解除掉发危机等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太阳穴最适合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如果满脸通红、眼睛发红、高血压可以直接用梅花针敲太阳穴,也是平敲的,轻点敲,可以敲红,重点的话,可以出血。详见点击:治疗头痛的穴位》》

太阳穴旋揉是最好的(旋转着揉)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1、按摩太阳穴的手法:用双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太阳穴,每个方向按摩一次,每次按摩一分钟。(每日可以做10次左右,按揉力度每次逐渐加强)

2、针刺太阳穴的方法:太阳穴直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3、切忌用力按太阳穴,这样会导致头疼,不过持续时间不是很长

4、特别注意: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耳尖穴

耳尖穴属于经外奇穴,耳尖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耳尖穴具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的功效,缓解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耳尖穴位位置图、准确位置、按摩手法及作用。

“耳”,指耳朵。“尖”,指高或顶端的意思。耳尖穴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尖端处,故名“耳尖”

耳尖穴属于经外奇穴,耳尖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耳朵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按摩耳尖穴缓解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

按摩耳尖穴具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的功效。

耳尖穴配大椎穴、十宣穴缓解治疗中暑;

耳尖穴配攒竹穴、风池穴、光明穴、合谷穴、委中穴、关冲穴、印堂穴缓解治疗结膜炎、目赤肿痛等。

用大拇指、食指相对,用两只指尖掐按耳尖3~5分钟,可以缓解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

用艾条温和灸耳尖穴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偏正头痛、角膜炎等病症。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以上内容如果对您确有裨益,请分享转发给更多的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x/1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