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温馨提醒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白癜风修复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6/5906351.html

夏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加强疫情防控

共建平安校园

幼儿园温馨提醒

夏天到了,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小朋友偏爱的冷饮活跃了,家长都知道夏天不能贪吃冷饮,特别是小孩肠胃比较脆弱,容易拉肚子,却不知道夏季也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那么,在夏季有哪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夏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一起来看看吧。

夏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哪些?

1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春冬季节。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热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躁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症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及易破裂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裂,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

2

麻疹

潜伏期一般为10-12天(6-12),应血清被动免疫后,有的可延长至3周。   前驱期2-4天,表现为高热。眼结合膜有充血、怕光、流泪、流涕、咳嗽、喷嚏等卡他症状,并伴全身不适。发口香糖后2-3天可在第一臼对面两侧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红晕,此即Kiplik斑初起仅数个,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以及唇内、牙龈等处,一般维持2-3天,在发疹后的第二天消退。   发疹期为3-5天,起病后第4天开始发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颜面,尔后迅速蔓延到颈部、上肢、躯干及下肢,直达手心足底,约经2-3天,遍及全身。皮疹以玫瑰色斑丘疹为主,压之褪色,大小不等直径2-5mm,疹盛时可互相融合,颜色渐转暗。皮疹在2-5天内出齐,出疹高峰时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度,神萎倦怠,昏睡终日,或烦躁不安甚而惊厥。颈淋巴结、肝、脾均肿大。成人麻疹患者的中毒症状常比小儿为重,皮疹多密集,但继发细菌感染者较少。

3

手足口病

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4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红晕,疱疹。起病急以高热为主,体温可达39摄氏度左右,伴头痛、咽部不适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儿童常见有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症状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儿童出现医院诊治。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相似,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传播途径: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或虫媒传播。患病儿童需要在家隔离治疗一周。

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键盘,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洗澡、游泳,都有可能感染此病。潜伏期:24-48小时,最短2小时

急性结膜炎时,眼白通常会变成红色或粉红色。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红眼病,因为眼白中的血管肿胀到足以使眼睛呈现粉红色。结膜炎的其它症状还包括睡觉时眼睛分泌物变硬结痂。分泌物的颜色可能是淡黄色的。

6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儿童登革热的症状为: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寒战、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上升至40度,持续5到7天骤退至正常,一天后又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

2、全身毒血症症状。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烦躁不安、精神不振、夜啼。

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颜面潮红或结合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

4、皮疹。于病程第三到第六天出现皮疹,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或猩红热样皮疹、也可有红斑疹或出血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疹退后不脱屑。

5、出血。25%到50%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黑便、皮下出血。

6、四分之一的病例有轻度肝肿大,脾肿大少见。”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8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校园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观察期和隔离期

病名

临床表现

观察期*

隔离期

流感

发热(≥38℃)、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

48小时

医院复查康复病例后2天

麻疹

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及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氏斑)、皮肤斑丘疹

72小时

由出疹次日起计4天

流行性腮腺炎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72小时

发病后9天

水痘

头脸部、躯干、四肢出现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发热、乏力

48小时

至全部水疱干燥结痂,一般10天以上

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畏光

48小时

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7天

风疹

低热、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48小时

出疹次日起计7天

结核病

持续性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疲倦、消瘦、盗汗

至确诊

遵医嘱

猩红热

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

48小时

自治疗之日起计不少于7天

手足口病

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发热、咳嗽、食欲不振等

72小时

直至所有疱疹变干,一般需要2周

疱疹性咽峡炎

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手足部位无出疹

72小时

直至所有疱疹变干,一般需要2周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腹泻(次数≥3次/天),伴性状改变(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

48小时

医院复查康复病例后3天

轮状病毒

感染性腹泻

发热、呕吐、腹痛、无血色水样腹泻,有恶臭,不含血或黏液

48小时

发病后7天

痢疾

(细菌性)

起病急,畏寒、寒战伴高热、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日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或黏液便

48小时

至症状消失,至少粪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头痛、呕吐、昏睡、痉挛等

48小时

隔离至体温正常

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

角膜炎

眼红、泪水增多、不正常分泌,伴眼睛痕痒

72小时

至眼睛无异常分泌物,至少7-10天

*注:设立观察期是因为每种传染病在其病程发展中都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前驱期(即疾病早期,通常为2-3天),这个时期症状不典型、与很多疾病症状相似,临床医生、疾控医生和校医均很难在前驱期做出准确诊断。经过观察期后,传染病可能表现出典型症状,大大有利于各类医生做出较为准确的临床判断。

预防夏季传染病的办法

夏季常见流行病有很多,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小朋友患传染病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水瓶定期消毒;

3、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4、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5、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6、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7、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8、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请不要携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9、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如: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10、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11、配合幼儿园幼医院看病,回园时请携带医学诊断证明。

希望各位家长都能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永远是最好的方式。

以爱育爱幸福成长

文字|田知李苑娜

初审|李林李桂情

终审|颜丽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x/1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