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故事薛利利你的光明我来守护



她是光明使者

精湛的医术和强烈的责任心

让无数暗黑的视线重见光明

在单位她是学科带头人

在家里她是好妻子好妈妈

在患者眼里她是最称职的大夫

今天书童为您讲述的是

医院眼科主任薛利利的故事

“我希望可以最大程度、最大能力的帮助患者,解决他们眼睛上的疾患,因为你眼睛的健康我有责任。”

——薛利利

1

放弃“铁饭碗”为了梦想拼搏

薛利利,今年39岁,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延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副主任医师,现任陕西省眼科学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防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眼科视光学会委员,咸阳市眼科联盟副理事长,医院眼科主任。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及彩虹集团“杰出青年”“励志青年”等称号。

薛利利年大学毕业,被分医院眼科工作,按理来说铁饭碗工资不愁又稳定,可是她发现,受地域等条件限制,很难有机会再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想靠自己的努力在专业里不断学习和创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眼科医生必须得离开这里,放弃“铁饭碗”去追逐自己的理想。虽然这个想法受到家人的反对和阻挠,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源自于能力积累,不安于现状的她开始拼命自学,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为自己充电。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顺利取得了职业医生资格,以及相关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年,医院正在招聘眼科医生,这里眼科设备齐全,院领导对临床发展特别支持,全院学术氛围浓郁,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医院眼科,准备在这里拼尽全力,施展自己的能力。

2

临危受命他乡求学

随着医院知名度的提高,特别作医院,前来眼科门诊就诊的患儿愈来愈多,但却没有专门的小儿眼科医生,更没有专门的小儿眼科门诊,医院发展的需要,开展更多新业务,年,医院指派她去上海医院,进修学习小儿眼科。进修的每一天她都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感受,上班期间和老师一起查房上门诊,做手术,下班后去书店看书,去全国医院等听教授们讲座。初冬的傍晚,下着漂泊大雨,为了听课她周转20多站地铁,赶了2个多小时的路程去听课。下课后已经晚上10点多了,漆黑阴冷的雨夜她暗暗给自己鼓劲:“薛利利是最勇敢的,今天学了好多新知识,明天继续加油!”

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她对小儿眼科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习期间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老师,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个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功,坚守自己的信念,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只有自身强大了,才是真正的强大。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她深深的意识到进修必须在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才能在进修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中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对疾病的诊断思路。

回医院后她率先在咸阳市开设了首家小儿眼科门诊,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建立了规范、严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流程及制度,开展了婴幼儿泪道疾病治疗的规范化流程及探通技术,同时将国际化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传授给同事们。医院眼科团队的不断努力创新使得科室不断壮大,小儿眼科也逐渐享誉咸阳。年眼科被评为院级先进科室,薛利利也被评为管理先进个人。她不仅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还要兼顾科室管理,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依然看到她孜孜不倦的学习身影,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研究生学历。

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外,她还有一份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夏季不畏酷暑,她组织科室医护人员下乡义诊,为留守老人免费进行眼科检查,发放药品,甚至自己捐钱,为家庭困难老人免费进行手术。她深入乡间小学,为那里的留守儿童普及眼保健知识,开展爱心志愿活动。她来到社区幼儿园,普及爱眼护眼知识,让孩子们从小远离眼睛疾患。

3

源于信任医者仁心

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会导致患儿出生后出现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泪囊炎,眼周湿疹等症状。曾经有一个患儿,鼻泪管阻塞,鼻翼两侧各有一个鹌鹑蛋那么大的包,孩子被误诊为“先天愚型”患儿,来到医院后,薛利利通过CT片发现孩子鼻翼两侧的是两个先天性泪囊囊肿,这种疾病比较罕见,跟之前经常治疗的先天性泪道阻塞不完全一样。孩子的父母非常信任薛利利,如果医院治不好,就只能去北京、医院,成本高,挂号难。薛利利在取得家长的信任后,跟之前去进修的多方专家请教,然后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试着用泪道探通的手法去治疗,经过治疗,患儿病情显著好转,后期眼部病症痊愈,家属们为表示感谢更是送上锦旗。

薛利利常说,我们医生也要换位思考,感恩病人,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充分信任,我们才敢大胆的去实践,当然这种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把握,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的。从患者身上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积累很多经验,我们的业务水平才得以提高,所以我们和患者之间要互相感恩。

4

满满正能量众筹为光明

近几年,医院眼科经常下乡义诊,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进行检查。有一次义诊快结束时,一个80多岁的老人急匆匆赶来,他双手粗的像松树皮,不停在腹前搓来搓去,像是在恳求给他也看看,又不好意思的样子,薛利利给老人做了检查,初步诊断为双眼沙眼,下睑倒睫,角膜炎,双眼白内障,医院行倒睫矫正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给老人说明情况,薛利利给了他一支消炎眼水,一张医院眼科免费检查卡,并告诉医院眼科有可能和乡镇卫生院联合起来给他们进行手术,医院。

半个月后的一天早晨,这位老人专程来到医院找薛利利,一见到她便用着急责备的口气说:“你们不是说还去我们那里手术吗,我等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见到你们,才寻来了。“那是因为乡卫生院在改造,没有规范的手术室,”薛利利连忙解释。她建议老人住院手术,并开具了住院证。中午下班时她发现老人还在诊室外墙角蹲着,问其原因,老人满脸愁容的说:“现在正是农村秋不接的时候,家里老伴一直瘫痪在床,儿子是精神病,40多岁还没结婚,都需要照顾,他这次来还是借了亲戚块钱,安顿好妻儿,骑自行车赶了60多里路来的,住院押金要交0元,实在拿不出来,这眼睛瞎了可咋办。”看着老人急需治疗的眼病,薛利利不忍心不管,她主动承担一部分药费,科室集资给老人交手术费,当班医护轮流给老人送饭。科室的正能量感染了很多住院病人及家属,大家纷纷在物质和经济上给予老人帮助。经过手术治疗,老人的角膜炎明显好转,出院的时候热泪盈眶激动地说:“好人啊,救了我们全家,这恩我咋报呀,等地里玉米和苹果熟了,我给你们送来。”

农历腊月二十六,老人骑着自行车赶了60多里路,送来两大箱苹果,一进诊室便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我主要是给你们送苹果的,不是复诊的,冬天天黑得早,还要赶回去照顾妻儿。”这是多么珍贵的一份新年礼物啊,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看着这箱留下了的苹果,薛利利和同事们眼睛湿润了,有爱就有一切,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5

小科室大视界

薛利利自年担任医院眼科负责人以来,科室业务水平不断创新:率先在咸阳市开设了第一个小儿眼病专科门诊,目前每月门诊量约0余人次;率先在咸阳市开展双目间接检眼镜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并建立了规范、严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流程及制度,已逐步成为咸阳市ROP筛查中心;率先开展婴幼儿泪道疾病的诊治,成功率达到95%以上;开展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普查及真假近视的早期预防鉴别及治疗;在咸阳市帅先开展了婴幼儿视觉电生理检查,通过PVEP波形的变化客观的评判正常和有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视觉发育情况。

薛利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为小儿眼科事业做出贡献。医院眼科引进5项新技术项目,临床实践效果良好。

谈到今后医院眼科的发展,她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儿童眼保健专科建设”,把孩子的眼病从筛查、预防、治疗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给孩子的眼睛进行全面的呵护,使辖区孩子们的眼病发生率显著降低,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目前,薛利利晋升为副高级职称。在她的带领下,医院眼科团队秉承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一切为了病人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承担社会责任,为每一位患者拥有一个明亮的视界而努力奋斗!

(本期推送由书童夏梦策划制作)

彩虹集团官微获悉更多资讯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x/1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