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角膜炎诊断之前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



医院的Robaei医生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检查棘阿米巴角膜炎(AK)诊断前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最终视力结果的影响,并明确与较差的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

该项队列研究共纳入自年1月至年4月期医院诊断为AK并可检索到病历的例患者(只患眼)。13例双侧AK的患者一侧患眼被随机排除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最初的临床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细节。比较AK诊断前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与未使用激素患者的临床结局。利用对诊断之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进行优化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推导未达到最佳标准视功能的比值比(OR)。主要结果测量指标为未达最佳标准的视功能,定义为最终视力(VA)≤20/80,角膜穿孔,或需要角膜移植术。

研究结果显示,94只患眼(48.0%)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确诊依靠微生物培养,27只患眼(13.8%)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38只患眼(19.4%)依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7只患眼(18.9%)依靠其典型的临床病程和对治疗反应。只患眼(88.8%)具备最终VA和诊断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数据。在多变量分析中,诊断前使用激素与未达最佳标准视功能(OR,3.90;95%可信区间[CI],1.78-8.55),临床表现为疾病3期(OR,5.62;95%CI,1.59-19.80)及诊断时为老龄(60岁以上)(OR,8.97;95%CI,2.13-37.79)相关。

研究证实,诊断AK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较差视力结果的高度预测因子。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将AK误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因此,在所有隐形眼镜使用者的角膜炎鉴别诊断中将AK包括在内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诊断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之前,或者局部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任何无痛性角膜炎之前。

若您对本篇文献感兴趣,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全文:

1、手机下载,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2、电脑下载,地址为







































治白癜风的偏方
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x/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