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治疗的常见误区千万别被骗了



干眼症

干眼症,在大家的眼中属实是只“小透明”。混杂在各种复杂眼病的庞大队伍中,没有多大存在感,甚至,大家对它的误解非常多,这些误区听起来不算什么,但完全足够影响到干眼症的治疗以及您的生活质量,这些雷,不避不行…

误区1

干眼症就是泪水少,点眼药水就行

这样认为的小伙伴,通常是把“干眼”和普通的“眼睛干”搞混了,也没有正确认识我们的泪水,也就是泪液的性质——正常人的健康泪液并不仅仅有水液层,还有脂质层和黏蛋白层,这些成分的异常,或更多因素的混杂失常,都可能引发干眼症。

以脂质缺乏型干眼为例:原本睑板腺分泌的“油”分布在水液层的表面,有效减少水液蒸发,当我们睑板腺分泌油脂功能受损,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强,此时,单纯滴眼药水、当下感受到湿润,对治疗并没有多大意义,且不对症的眼药可能破坏脂质层、角结膜细胞等,从而加重病情。

误区2

干眼症是常见问题,不用非得看医生

首先,干眼症确确实实很常见,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就不大!

干眼症早期感受到的眼干、眼痒、眼涩、眼疲劳等,也属于生活中容易遇到的眼部不适,但对于干眼症来说,感受到这些不适的时候,虽然正常生活暂未受到很大影响,眼部却大概率已经产生了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炎症等轻度损害。

此时,如果任其发展或随意滥用药物,反而可能造成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睑板腺萎缩等其他眼部疾病。所以应当及时求助医生来进行干眼症的判断和治疗。

误区.3

干眼症问题不大,很快就能治愈

很多患者确诊干眼症后,虽然进行了治疗,但对这个病症还是不应该抱有轻视的态度——问题不大,应该很快就能治好。

事实上,如果能有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纠正习惯、查找病因、规范用药,尽早地进入治疗阶段,遵照医嘱,可以缓解干眼甚至可能治愈。同时,患者要对干眼症有清醒理性的认知,有“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因为干眼症哪怕不是不治之症,却也不是立刻能治愈的疾病。所以,在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坚持和配合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误区.4

用牛奶洗眼睛,可以缓解干眼症

这个传闻真的很不靠谱!首先需要大家了解的是,简单粗暴的“补水”并不一定能缓解眼干,而应到院检查找出干眼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治疗,即使是因水液层缺乏引起的干眼,需要“补水”,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滴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而不是用牛奶洗眼睛。其次,牛奶营养丰富,反而可能给眼睛表面的细菌提供营养,得不偿失。所以,眼保健还是应遵循科学、合理、健康的方法,听信偏方可能得不偿失。

误区.5

眼睛干涩疲劳,多看绿色屏幕就行了

我们都知道多看绿色植物有助于让眼睛放松休息,于是不少上班族“灵机一动”,让自己的手机、电脑屏幕变得“绿意盎然”。然而事情的真相是:绿色壁纸从来不护眼,只要你一直在屏幕面前盯着,电脑一直发出的蓝光会一直对你的眼睛造成伤害,你的眼睛还是在认真工作,眼疲劳,眼干,眼涩等问题还是会发生,并不能让眼睛得到放松休息。

因此还是建议大家,与其看绿色的屏幕,不如多看看窗外的树。每使用手机、电脑30-40分钟,站到窗边远眺5-10分钟,让眼睛适当休息一下。

医院

医院干眼特色治疗,根据医生面诊和仪器检查等综合诊断,通过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眼部SPA、眼睑深度清洁、眼部雾化、睑板腺按摩、OPT优化脉冲光治疗、除螨、湿房镜等诸多个性化治疗,为各种干眼患者提供符合病因的治疗方案。

朱雅琴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杭州爱尔眼科综合眼病科主任

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硕士,于浙江大学医院工作十余年,曾赴澳洲Cabrini医院,美国休斯敦MDAndersonCancerCenter进修学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床擅长:

各种角结膜病,胬肉和白内障手术,青光眼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在各种角膜炎,顽固性干眼以及蠕形螨睑缘炎等眼表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服务热线

--

眼健康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jbrs/1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