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资讯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新疗法,角
惟视眼科原创资讯
请告知并经允许后方可转载
顽固性真菌感染治疗非常棘手,抗真菌眼药水的种类有限,而且眼表局部应用时渗透较差,从而导致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不佳。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雷夫康唑和卡泊芬净等新药较传统的那他霉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角膜渗透作用,已有研究发现它对真菌性角膜炎可能疗效更好。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是去除真菌并保持眼表结构完整的一个好办法,但是由于手术排斥率高、角膜供体匮乏及植片再感染率较细菌感染更高,因此开展并不广泛。所以,对于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采用敏感药物靶向病变释放、提高病变周围药物浓度可能是一种可广泛开展并具有较好疗效的治疗策略。
近日,Kalaiselvi等报道了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对深基质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该研究纳入25例刮片培养结果为真菌感染但对局部5%那他霉素和1%伏立康唑联合治疗无效的角膜炎患者,在其病变周围5个注射点行角膜基质内注入伏立康唑(50μg/0.1mL),形成包围病灶的渗透区。
该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2.52±12.21岁,平均就诊时间为发病后17.12天。病灶平均的浸润范围是30.41mm2,所有患者浸润范围均达到了中基质层,而且88%患者出现了前房积脓。18位患者(72%)在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后获得治愈,其中3位患者需要多次注射。研究发现基质内注药对小溃疡灶的治疗效果更好。7例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是镰刀菌属感染。
在体外试验中发现,与其他抗真菌药相比,伏立康唑对真菌的治疗效果更好。对常用的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和曲霉菌,伏立康唑对此真菌有较低的抑菌浓度(MIC)值。该研究发现,角膜炎浸润的范围和前房积脓的高度是治疗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7例失败患者有6例是镰刀菌属感染,而且只有一半(7/13)镰刀菌属角膜炎对治疗有效。
结论:角膜基质内伏立康唑靶向给药(50μg/0.1mL)是治疗顽固性深基质真菌性角膜炎安全和有效的一种途径,虽然有时需要多次注射才达到效果。本文研究发现此方法对镰刀菌感染所导致的角膜炎疗效不佳,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文:KalaiselviG,etal.BrJOphthalmol;99:–.doi:10./bjophthalmol--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jbrs/4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季病毒容易趁虚而入要提防角膜炎
- 下一篇文章: 农忙时节注意预防真菌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