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医老葛鸭养殖过程傻瓜式操作堪称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前,把鸭舍内的污水、污物、鸭粪、垫料清扫干净并进行彻底的消毒。

2.进雏前,对消毒好的鸭舍进行通风干燥。

3.进雏前2天,准备好育雏所用的工具、器具、垫料、开口料、饲料、开口药(黄芪多糖+雏健)、疫苗(鸭肝,流感)等,尽量避免进鸭后频繁外出。

4.进雏前1天,点炉试温,在雏鸭到达前达到30-31℃。分离式供暖是发展方向。

5.雏鸭到达前30分钟,要把凉开水、多维(黄芪维它)、开口药(黄芪多糖+雏健)事先加到饮水器中去,以便小鸭喝到和舍温温度差不多的水,避免冷水导致雏鸭腹泻。

6.准备好相应的记录表,以便于对鸭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控。

二、肉鸭的饲养管理

一日内育雏成败占种鸭饲养全期的50%重要性;

好处:

A、增强雏鸭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雏鸭成活率;

B、为育成期提高均匀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C、控制弱小鸭的发生,为育成期提高育成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D、有利于提高机体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同时有利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最大发育;肝功和肾功的良好发育。

管理重点:让每只雏鸭在最短时间内吃饱料,不惜一切代价刺激食欲。

1.先开水后开食:

与接雏人员联系好,确定准确来鸭时间。雏鸭入舍前1小时把加有5%葡萄糖、鱼肝油钙粉的凉开水加入饮水器内。前2天全用湿拌料,里面拌入鱼肝油钙粉,黄芪维它和雏健。

作用:防止腿病和后期猝死症和腹水症的发生。开水4小时左右,根据鸭子活动情况准备开食。

开饮方法:雏鸭一下车要教鸭子认水,用食指与中指轻轻卡住鸭子的脖子将鸭喙在饮水器中的水里蘸一下,让鸭子嘴在水里砸吧几下。葡萄糖和黄芪维它分两次投喂,水要少加勤舔,加水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雏鸭休息片刻后,隔半小时要轰赶小鸭,让其喝到足够的水。

注意事项a.入雏4小时内,要不停驱赶观察,发现有呆立,闭眼,驱赶也不动的鸭子必须重新引导开水。

b.观察鸭子每天饮水情况,饮水器内水不要一次加太多,要少加勤添,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水质很快会恶化。

c.换水时尽量不要让水洒在稻壳上,以免引起垫料潮湿。

d.驱赶鸭子时要注意脚周围是否有鸭子,要慢慢来,不可用脚踢鸭子。

e.1周龄后开始用水槽喂水,刚开始时要慢慢引导,让鸭子逐步适应。换水槽后,必须经常观察,小心溺水的鸭子。1.开口饲料的湿拌(和面式)开饮4小时后,根据鸭群情况,将破碎料,用雏健+黄芪多糖+鱼肝油钙粉和水(料量的3%)拌起来,均匀的撒到开食塑料布上,把小鸭全部赶到塑料布上采食

注意事项:

1、拌料松软度以用手握紧成团,松开后,轻揉即散的状态为最佳。

2、喂料时全员参与,确保每只小鸭都吃上料

弱雏饲养方法

主要是在喂料时挑出弱小鸭、不采食的鸭,放入残鸭栏,人工助饮并喂料。可极大程度降低死淘率。残鸭栏饮水器中添加雏健、黄芪维它等抗菌药物。弱雏的饲养方法如图。

2.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小鸭的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热,特别是怕冻,寒冷季节,鸭舍应提前1天预温,温暖季节可与当天开温。

①采暖方式有热风炉、地炉、舍内炉等,避免在育雏舍内生炉子(育雏舍内生炉子势必会导致缺氧影响饲料转化和生长发育,粉尘和烟比较多,容易诱发呼吸道病,还容易发生CO中毒或诱发火灾。建议舍外点炉舍内取暖)。

②肉鸭育雏建议采用中温育雏法,中温育雏的优点是:温度适宜,雏鸭感到舒服,发育良好且均匀,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

温度控制原则:

不能忽高忽低l低温接雏:开水前温度不超过29℃;目的防止雏鸭脱水和员工过于劳累;

饮上水后温度控制在31--33℃(温度计高度与鸭背持平);入舍助饮一小时后和自由饮水二个小时后,则把温度提高31--33℃;

高温与低温都会严重影响食欲的刺激;

高温也会造成:温度和湿度难以控制、员工过于劳累等。在实际生产中,育雏鸭的温度以鸭的行为准,既看鸭施温,

如小鸭靠近热源或扎堆取暖,则意味着温度偏低;如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则表示温度过高;

温度适宜,雏鸭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身体舒展,分布均匀,安静不噪7天内的雏鸭体温调节能力差,对温度变化敏感,在育雏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舍温,不能忽冷忽热,每天的温差波动不宜超过3℃,建议农户育雏实行轮班制,一人值白班,一人值夜班

3.湿度

湿度是所有可控条件里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育雏前期的成活率问题。头7天的湿度应引起足够重视。l分类:主动加湿、潮湿标准:

第一周内湿度不能低于65%,否则雏鸭脱水。

第二周保持在60%以上。

第三周以后到出栏不低于50%。

人感觉鸭舍空气清新、不干燥

提高湿度的主要作用:预防呼吸道病的发生,有利于雏鸭上呼吸道粘膜的良好发育,同时也预防脱水应激。

提升湿度的方法有三种:地面洒水、打湿墙壁、接雏前或提温后喷雾

影响湿度的因素:通风、鸭群密度、饮水管理、垫料频率l湿度大的危害:湿度大,垫料发酵,氨味大,诱发角膜炎(泪眼)湿度大,是诱发浆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度大,也会诱发大肠杆菌湿度大,更可能导致鸭群腹水

解决措施:合理通风、及时扩群、严禁跑冒滴漏、及时铺撒垫料

4.通风管理

分类:主动通风和被动通风主动通风:天窗、窗户、风机通风

被动通风:贼风,所有非正常途径进来的风通风的主要作用: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排除废气、排除灰尘,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

通风注意事项

a.通风的原则是:不能让贼风直接吹到鸭子,南北通风不能形成穿堂风,一般情况下1-3日龄可不通风。

b.通风时需与温度相结合,在白天气温较高、无风时,可开启天窗或窗帘上部分短时小面积通风,但注意通风前先将鸭舍温度提高2-3度等温度回升后再进行,天气一旦转凉,关闭出风口。

c.开出风口时应该是从上往下逐渐开启,出风口的开启的数量与当天的温度和时间有很大关系,晚上要关闭通风口。

d.每个鸭舍的通风状况,必须亲自去看、去指导。

5密度与转群

①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在目前养殖条件下,要求出栏时密度为春夏秋冬地面平养5-45-6网上平养8-57-7只/平方米为宜按毛面积计算进鸭数再加3--5%即可。

②在考虑养殖密度的同时,要求肉鸭从小到大都要保证其充足的饮食槽位,不能存在“挨号”、“排队”饮食的现象,抢食会影响到肉鸭的生长发育和整齐度,同时会造成饲料浪费而使料肉比增高。

③从育雏到满圈要逐渐降低饲养密度,逐步扩群。分群时要适当控食,避免大的应激。转群前应停料2—3小时,否则易造成鸭子损伤。同时注意应强弱分群饲养,每群只左右,群体过大不便管理。肉鸭换料期应有3天的过度期,切忌突然更换饲料,以防造成应激,从而降低鸭群采食量而影响增重。

6.卫生

①首先是饲料饮水的卫生要保证,特别要注意饲料在存放过程中避免被鼠、鸟盗食,避免发霉变质,水要用凉开水、深井水或消毒处理。

②饲喂饮水器具高度要适宜,水线和头部高度一致,料线和背部高度一致,并保持清洁。建议农户养鸭推广使用乳头饮水线,料桶要吊起来并不断调整其高度,水盆子的大小要不断调整。

③垫料要及时添加与更换,保证舍内舒适,利于肉鸭生长饲养方式。可采用地面垫料饲养或网上棚架饲养。垫料饲养投资少,简单易行。垫料应选择吸水性好的稻壳、刨花为最好;其次也可选用破碎的花生壳、麦秸、麦穰等,厚度以6—8厘米为宜,运动场地可选择干净新鲜的河沙铺垫。舍内垫料要求清洁干燥未霉变,吸湿性强。网上棚架饲养一般在舍内用竹条或木条做成漏缝地板,上面铺以网眼缝隙为1.3厘米的弹性塑料网。

④舍内不能有蛛网,墙上不能挂灰尘,灯泡、灯管要擦干净。

⑤饲养人员勤洗澡,出入鸭舍要更衣换鞋。

⑥不能在鸭舍周围乱仍放污物,乱埋死鸭,乱倒污水,解剖病死鸭要远离鸭舍。

光照间歇性暗光制比较适合肉鸭生长,建议农户选用7瓦或9瓦的节能灯,3瓦/平方米即可。

1—3天、24小时光照;

4—7天、23小时光照(晚上关灯1小时让鸭适应黑暗);

8—20天、晚上开灯2小时、关灯2小时、交替进行;21天---出栏、晚上开灯2小时、关灯3小时、交替进行。

7.饲喂

①肉鸭不同的生长阶段应喂给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

②要求按顿喂,自由采食能增加饲养期的饲料消耗。

③足够的槽位,同步采食。

④少喂勤添,避免饲料积压,1—2周内每1.5—2小时喂一次,中后期每天喂4—6次。

⑤为帮助肉鸭更有效地消化饲料,从第二周开始每周每只鸭喂给1公斤的粗沙或贝壳砾。

⑥夏季应提早喂料,早晨多喂,中午少喂,以减少热应激与死亡。冬季则相反。

⑦宰前与转群时应适当控料避免途中死亡。

8.饮水

①肉鸭育雏前7天最好饮凉开水,有条件时可以延长饮凉开水的时间。②饮水槽位充足,乳头饮水更好。

③夏天供给清凉的饮水,水中添加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热应激,增加采食量。

④冬天供给温水则有助于节省饲料,降低料肉比。

⑤饮水要经过消毒或用没有污染的深井水,但不能给鸭喝消毒剂。

⑥在阴冷潮湿季节适当控水,有助于改善舍内环境。

9.应激应激是指一切不利于肉鸭生长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避免或减少应激是保证肉鸭健康发育的前提。

①温度不能忽高忽低,要均匀。

②密度不宜过大,要均匀。

③舍内不可太干燥或太潮湿。

④舍内通风良好,不可有太大的氨臭味,保证充足的氧气。

⑤不能让生人入舍,饲喂人员衣着要固定,以白色和天蓝色为宜。

⑥不能有贼风入舍,易诱发呼吸道病。

⑦光线不宜过强,停电时不可用手电照射。

⑧鼠、鸟不能入舍,以免偷食饲料传播疾病。

⑨不能有太大的声音惊扰鸭群,以免猝死增多。

⑩经常看天气预报,避免因气候突变而措手不及。肉鸭换料期应有3天的过度期,切忌突然更换饲料,以防造成应激,从而降低鸭群采食量而影响增重。

三、消毒有效的消毒是控制鸭病的主要手段:

1.消毒是建立在非常干净的的基础上才有效。(环境中不能有污水、污物、鸭毛、鸭粪、灰尘、蛛网等。)

①彻底清除。

②高压水抢冲刷。

2.药物选择与消毒程序,根据目前肉鸭的养殖条件和发病情况,选用消毒药时要针对细菌、病毒、乃至细菌的芽孢和球虫的卵囊。

①2—3%火碱水喷雾消毒。

②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喷雾消毒(冬季可选用碘制剂)。

③醛类消毒剂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鸭舍密闭〕,在熏蒸之前最好把垫料铺好摊平。每立方米用量: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毫升,用于发生过烈性、传染病的禽舍。其他禽舍可相应半量使用。将甲醛倒入高锰酸钾中,密闭时间不少于24小时。

④土地面养殖户在铺垫料之前要用20%的石灰乳涂白地面。

3、不可在舍内铺生石灰粉,以免损伤鸭子的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而诱发疾病。

4.空栏。鸭舍消毒以后马上进鸭是错误的,应在消毒后空舍干燥几天,充分杀灭舍内病原微生物,作到有效的净化。

5.环境消毒,鸭舍周围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干净,空栏期要对鸭舍四周、宿舍、伙房、仓库、厕所等进行消毒,特别是养上一批鸭穿过的衣服和鞋子甚至是被褥都要消毒〔采用消毒剂浸泡、熏蒸或紫外灯照射等〕。6.带鸭消毒不是给鸭消毒,不是往鸭身上喷,应高举喷头朝上喷,从顶棚、墙壁到地面,雾滴越小越好,冬天用温水,夏天用凉水。选用消毒剂时不用酸碱类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剂。

7.冬季消毒,绝大多数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效果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农户冬季对空的鸭舍用凉水消毒基本上是无效的,应将舍温提至25℃以上,用30℃的温水消毒才事半功倍。

四、隔离在好的条件下,只有具备了严格的隔离措施才能杜绝外来病的入侵与传播,也才能巩固辛辛苦苦换来的消毒效果,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1.人与人、户与户的隔离,凡是养殖户之间应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接触与往来,不能相互参观、帮忙及聚堆玩耍。

2.在鸭舍周围应设立围墙或篱笆墙,在门口处设立消毒池,每周更换一次火碱水,人员出入要更衣换鞋。

3.定期在鸭舍周围投放灭鼠药,再鸭舍进风口和门窗上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严防野鸟进入鸭舍,从而减少饲料浪费与疫病传播。

4.每养完一批鸭以后,对所有的鸭粪、垫料与污水、污物要及时清运并消毒。

5.病鸭及时隔离饲养(不是在鸭棚中简单地把病鸭圈起来)或淘汰,。死鸭作无害化处理(焚烧、深埋、高压蒸煮),死鸭贩子不能靠近鸭舍。

6.凡是接触过病死鸭后,必须用消毒剂洗手才能干其他活。

7.全进全出,确保每一个养殖户甚至是相隔较近的养殖户做到全进全出,即统一进雏、统一管理、统一免疫、统一出栏、统一消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范围内消毒净化的效果。

五、省料措施

1、食槽结构和置放要合理:多放食槽,装料不宜过满,以占1/3为适.

2、勤添少加,充分利用饲料

.3、合理饲喂,防止过剩.

4、及早淘汰多余的雏,以免浪费饲料.

5、减少饲料贮存的损耗,防霉.防蛀等

.6、育雏后5-7天内,下狠心淘汰残弱雏和生长不良的僵雏

六、防疫、用药程序

1、1——3天,易发白痢等沙门氏菌病,用喹诺酮类药,头孢类预防和治疗。黄芪多糖+雏健,在此期间如果雏鸭体质较好,可注射鸭肝疫苗。同时饲喂一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药最好。但是抗病毒的西药在注射流感疫苗后不要饲喂.

七天做流感疫苗

2、8——10天,易发浆膜炎,可根据当前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比较敏感的药品。在此期间很可能出现感冒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选择一些中药制剂加以控制。比如瘟毒杀+杆浆克。

3、12——14天,易发肠炎,感冒等,选用利福平,粘杆菌素等。同时注意其他病情的发生。对症治疗。

4、17——19天,随着日龄的不断增加,采食量也不断加大。可适当饲喂一些成本相对低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及时观察大群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病毒威+鸭浆巴沙。

5,27-29病毒沙+亚康宁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感冒,浆膜炎,大肠杆菌

6、换3号料后,注意粪便情况,及时饲喂痢菌净等即可。

亲:您觉得这篇文章很棒,请分享在朋友圈吧!

做中国最好的养鸭技术学习平台。

每篇文章都争取原创与实用。以平直的语言说养鸭生产。

欢迎







































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1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