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换疾病高发,家长要警惕这10种婴幼



白癜风个性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6/5848912.html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草回芽,不仅有草木虫鱼,还有空气中的粉尘、病毒、细菌......这些对于稚嫩的宝宝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掌握婴幼儿春季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时发现、早期预防,避免让宝宝遭受疾病的折磨,是每位爸爸妈妈的必修课。

贝格尔国际托育中心旅游路馆特邀省级儿科门诊专家亲临现场,为宝宝进行义诊和体检,并为广大家长朋友们做婴幼儿春季常见疾病专题防治讲座。

婴幼儿常见春季疾病及防治方法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

在护理上,注意多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若孩子持续三天高烧不退,或者退烧以后精神状态不佳,医院就诊。

急性扁桃体炎

春季温度多变,宝宝身体温度调节功能不完善,很容易导致上火发炎等情况,急性扁桃体炎就是其一。急性扁桃体炎会让宝宝体温突然升高,咽喉部及扁桃体红肿,舌苔厚白或黄,大便干燥,吃东西吞咽时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会转为慢性扁桃体炎。宝宝发病需注意口腔卫生,可选用淡盐水漱口或含碘片。

哮喘

春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孩子在这个时候也很容易患上哮喘。一方面是由于温度变化大,冷空气刺激,还有一方面是空气中过敏原的含量和流动明显增多,所以春季儿童更容易受到哮喘的侵袭。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各种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由于每个孩子体质不同,还需在医生允准情况下服用药物。

麻疹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传染性很强。

发病前期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会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经3-4天,会出现皮疹,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热不超过39℃,不必采用退热措施,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维持在38℃左右即可。食物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热汤,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密切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每天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孩子充分休息。

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常见于冬末春初,严重时会伴有耳部疼痛、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但有时中耳炎的症状不明显,比如会出现耳部瘙痒、有闷胀感、听力不良、耳朵有压力等,这些症状不易被发现,需要细心的观察。

小儿中耳炎一般是由中耳炎病毒、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大部分是因为上呼吸道病毒或病菌侵入到中耳造成的发炎及后遗症,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

在防治上,要给宝宝正确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给宝宝洗澡、洗头时,避免脏污水流进耳朵;给宝宝清理耳朵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耳内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宝宝感冒时,特别注意耳部是否有异常,如有分泌物或味道等。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常见于冬春之季,尤其是气候急剧变化的时候。眼睛发痒、白眼球发红、有灼热感、畏光流泪是典型症状。幼儿通常会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发生眼睑水肿,可能并发轻度角膜炎、视力下降。

在防治上,要远离过敏源,眼睑冷敷可以缓解症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稀释泪液中抗原,或者医嘱下用滴眼液。如果过敏原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需要服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在高温下会症状加重,所以切勿用热水清洗,需要减少日晒。

鼻出血

春季空气干燥、温度上升,宝宝鼻黏膜容易干燥,往往会发生鼻出血的情况。要注意给宝宝补水和保湿,注意室内湿度,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宝宝一天内连续数次出血,医院就诊以排除其他疾病。

小儿急疹

小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一开始退热时即出现皮疹,皮疹为玫瑰色丘疹样,大多稀疏分明,先见于躯干,渐渐布及全身,手足,脸部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完全退尽,不留色素,不脱屑。

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高热对发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退热过低,应多喝水,多休息,断奶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亦称“痄腮”,它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常见于2—15岁的儿童,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如治疗不及时,有的还可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影响小孩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在护理上,要及时隔离,充分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合并症:一是腮腺炎合并发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嗜睡或烦躁,甚至抽风、神志不清。二是青春期男孩还可并发睾丸炎,睾丸疼痛、肿胀,会引起男性不育症。三是可以并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左上腹疼痛,以上情况应引起家长重视,一旦出现,医院诊治。

腹泻

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幼儿很容易出现春季腹泻疾病,造成春季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以及由消化不了引起的腹泻。

当幼儿出现春季腹泻症状时,建议检查大便常规确定具体病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是消化不良,可以服用消化类药物。

在护理上,首先做好幼儿粪便的清理和消毒,防止传染。其次,注意宝宝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取和水分补充。最后,做好幼儿臀部护理,防止红屁股的发生。

春季疾病,预防是关键

做好疾病防护,守护宝宝健康

不同的春季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贝格尔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减少宝宝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

2、家庭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避免带宝宝到人口密集的场所;

4、使用流动的水勤洗手,帮助宝宝养成正确卫生习惯;

5、医院就诊必须做好防护和消毒;

6、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提高宝宝抵抗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1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