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xirus,HSV)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它是由病毒感染、免疫与炎症反应参入、损伤角膜及眼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眼病,也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此病的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发病与被感染的HSV株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由于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往往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临床尚无有效控制复发的药物,因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重要致盲原因。HSV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和Ⅱ型。Ⅰ型的感染部位是头颈部,大多数眼部疱疹感染是由此型病毒引起。Ⅱ型的感染部位是生殖器,偶或也引起眼部感染。今年的研究发现HSV-Ⅰ型也可感染腰部以下部位,而HSV-Ⅱ型也可感染腰部以上部位。人是HSV唯一自然宿主,单疱病毒对人的传染性很强,人群中的绝大多数均被它感染过,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90%,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75-94%的人三叉神经节可发现病毒的潜伏。Ⅰ型的常见传播途径是带毒成人亲吻子女或与子女亲密接触,青少年或成人间的接吻,偶可因性交而致生殖器感染。Ⅱ型则可以性接触为主,同伴也可因性交而致眼部感染,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新生儿的Ⅱ型感染除累及眼部,也可波及皮肤、血液、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致命。两型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相似,为2-12日,通常3-9日。原发感染是指病毒第一次侵犯人体,仅见于对本病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在此之后,病毒终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内,在一些非特异刺激(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皮质类固醇、退翳治疗及外伤等)下诱发。浅层型的发病是HSV直接感染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上皮缺损,形成典型的树枝状角膜炎,如进一步扩大加深,则可形成地图状角膜炎。深层型的发病并非病毒的持续增殖,而主要是一种宿主对单疱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的迟发性超敏反应。HSV由上皮或内皮进入角膜实质后,炎症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或角膜实质内不断复制的病毒,致胶原板层溶解,产生不同类型的深层炎症,主要有免疫性和基质坏死性角膜炎。1、原发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原发感染主要变现为角膜上皮型,常有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痛,眼部主要表现为滤泡性或假膜性结膜炎,眼脸皮肤的水疱或脓疱,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其特点为树枝短、出现晚、存在时间短(1-3日),偶也可导致盘状角膜炎。2、复发感染:根据炎症的部位可分为浅层型和深层型。浅层型包括点状、树枝状、地图状及边缘性角膜炎;深层型包括角膜基质炎及角膜内皮炎。复发感染的特点是不侵犯全身,无全身症状。1)、点状、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在诱因之后数日内,眼部出现刺激症状。角膜上皮层出现灰白色、近乎透明、稍隆起的针尖样小泡,可表现为点状或排列成行或聚集成簇,是为角膜疱疹。此期为时甚短,一般仅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因此常被忽略,有些患者就诊时以改变,有时误诊为结膜炎。及时处理,愈后一般不留痕迹。排列成行的疱疹,不久会扩大融合,中央上皮脱落,形成条状溃疡,并向长度伸展,伸出分支,末端有分叉,形成典型的树枝状溃疡。在溃疡的边缘,水肿的角膜上皮细胞有活的病毒存在。2)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患者常伴有角膜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泪膜不正常,一般不是病毒感染的活动期,有些患者表现为无菌性溃疡。病灶可局限于角膜上皮表面及基质浅层,也可向基质深层发展,溃疡一般呈圆形、光滑的卷边长时间变化不大,处理不当可引起角膜穿孔。3)角膜基质炎:角膜基质可被多种因素影响,引起角膜基质的水肿。临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基质坏死性角膜炎;另一种主要为基质内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性角膜基质炎。基质坏死性角膜炎常见于多次复发的树枝状角膜炎,正在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盘状角膜炎,角膜表现为严重的基质炎症,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坏死、新生血管、瘢痕、偶尔变薄和穿孔。同时发生虹睫炎,偶尔继发青光眼。免疫性角膜基质炎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角膜基质的浸润及水肿,一般角膜上皮完整,可伴有免疫环,免疫环是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反复复发会出现新生血管,由于一些病例的角膜基质病变表现为圆盘状,有学者称盘状角膜炎。4)角膜内皮炎: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疼痛,检查可见结膜充血、角膜后KP、角膜基质及上皮水肿及虹膜炎。一般不伴有角膜基质的浸润,很少有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根据角膜后KP的分布及角膜基质、上皮水肿的形态可将角膜内皮炎分为盘状、弥散形及线形三种。盘状角膜炎绝大多数由单纯疱疹病毒(HSV)的直接侵犯和局部免疫反应所引起,也可见于带状疱疹、水痘、牛痘、流行性腮腺炎或化学损伤性角膜炎。患者大多有复发病史,初发少,主诉视力模糊、眼部略有发胀感。病程较长,2-6个月。在炎症阶段,视力高度减退,通过合理的抗病毒药物,水肿大部分可吸收,留下轻淡斑痕。另一种情况是,在角膜混浊的基础上角膜表面可以出现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与深部炎症同时存在。同时可并发单疱性葡萄膜炎,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弥散形及线形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盘状角膜炎基本相似,只是角膜后PK呈弥散分布或呈线形分布。总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危害性在于炎症的反复发作和长期不愈。造成角膜细胞严重破坏,最后为瘢痕组织所替代。不当使用激素,可使病情恶化。
北京哪个医生治疗白癜风好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1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 下一篇文章: 如何更好的保护儿童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