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过劳死第一大国,你还在有恃无恐
“过劳死”早就不新鲜,长期加班、熬夜、打游戏这些都成了导致过劳的诱因。前几天,因为经常加班熬夜,一个仅有34岁的小伙子突发脑溢血死亡,据报道,死者生前供职于一家通信工程公司,是个技术骨干,加班到深夜简直是家常便饭。
前段时间,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传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在听歌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原来,我也被掏空很久了。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最近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已达60万人,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了“过劳死”第一大国。
可这个世界之最,真的一点也让人开心不起来。
6月29日晚,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上,年仅34岁的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忽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路人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但最终抢救无效。
5月18日,网易女编辑因熬夜导致肝癌死亡。
10月6日凌晨3时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张锐去世的消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这些人里,有创投界的,当然也有媒体界的,很多人感叹:太可惜了!
年3月,深圳36岁清华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死前曾对妈妈说过“太累了”。
而这一桩桩的悲剧,却绝不是个例,也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金融、医疗、媒体以及金融,各行各业全都没能幸免,IT行业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程度加重、心理压力大,长期处在筋疲力尽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身体中潜在的疾病在一瞬间爆发恶化,发现晚救治不及时,于是就危及了生命。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一桩桩、一件件……
都在给世人敲响警钟
长期过劳无异于“作死”
“过劳死”源于身心的双重压力
避免眼睛“过劳”同样也刻不容缓
视疲劳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如近距离用眼时,出现视力模糊、重影、字行重叠、文字跳跃;看近后再看远处时,需片刻才能逐渐看清。眼部症状有眼困倦、怕光、眼睑沉重、睁眼困难、眼球及眼眶周围酸胀感或疼痛、流泪、异物感、眼干涩、眼皮跳动等。严重视疲劳患者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等。
发生的原因
(1)眼睛本身的原因: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结膜炎、角膜炎等;
(2)全身因素:如失眠、神经衰弱、身体过劳及体内叶黄素大量匮乏等;
(3)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光照不足或过强,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多种原因。
如何赶走“视疲劳”
1.生活要有规律,休息及睡眠要充分。
2.改善工作环境,照明光线应明暗适中,直接照明与间接照明相结合,使工作物周围的亮度不过分低于工作物亮度。
3.干燥季节或使用空调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4.注意用眼卫生。坐姿要端正,视物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于精细的工作。长期使用电脑时,荧屏的清晰度要好,亮度要适中,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每工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尽量远眺、放松,并多眨眼睛。
5.合理补充叶黄素及维生素制剂,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及泪液分泌;重度视疲劳患者可配合外用药水辅助治疗,但应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短期应用。(切忌长期使用)
医院
医院现开设有: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白内障科|青光眼科|小儿斜弱视科等科室以及医学验光配镜中心等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5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雾霾对身体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 下一篇文章: 科普常识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