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资讯超级角膜炎,你有信心面对
惟视眼科原创资讯
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感染性角膜炎是引起角膜病致盲的重要因素。通过微生物检测方法确定感染病原体后,使用敏感药物是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主要方式。“超级”角膜炎即多重感染性角膜炎,指的是超过1种细菌感染,或细菌和真菌或棘阿米巴联合感染。“超级”角膜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治疗不及时,导致预后不佳。印度Prasad研究开展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4名多重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和60名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比较二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的区别。
结果如下:溃疡特征:大部分多重感染性角膜炎溃疡位于角膜中央,直径大(6mm),易发生角膜穿透。与真菌性角膜炎比,多重感染性角膜炎的浸润面积更大35.9±17.8mm2,并且更易发生眼内炎。
病原体感染:微生物培养平均2.24天即可出结果。在34名“超级”角膜炎感染者中,29名患者为细菌和真菌的混合感染,另外9名为不同细菌感染。病原体感染最常见为真菌,包括黄曲霉菌和镰刀霉菌,其次为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绿脓杆菌。
危险因素:男性户外工作者、高龄、既往角膜移植手术史、局部激素使用、浸润面积(6mm)更易发生多重感染性角膜炎。
转归:本研究定义痊愈为药物治疗后浸润消退,瘢痕形成。部分痊愈为采用组织粘合剂后浸润消退。失败指的是浸润面增大,角膜溶解、穿孔,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或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在34名多重感染性角膜炎的患者中,39.3%治疗痊愈,3.6%部分痊愈,57.1%治疗失败。较真菌性角膜炎组相比,多重感染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时间长,平均为70.35天,且视力更差。
“超级”角膜炎可通过微生物培养快速得知病原体感染,但药物治疗后治愈率不足50%,我们期待更佳的治疗方式的出现!
原文:AmJOphthalmol.Jul23.pi:S-(15)-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按钮,进入APP下载页面↓↓↓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11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进空调房请三思,90的人中招
- 下一篇文章: 眼科资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新药已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