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评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
随着我国临床实践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医生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逐日增加。
小编作为《眼科学大查房》的专业医学编辑,对近期中国医生发表的国际论文进行分析与浏览,今日推荐下面文章供各位同仁参考阅读:
评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感染后角膜基质深层混浊患者的长期转归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目的:该项研究旨在评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感染后角膜基质深层混浊患者的长期转归。
方法: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6月期间,合并HSK相关角膜基质深层混浊、且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基于术中角膜基质褶皱(stromalfolds)情况,将纳入的病例分为附着型褶皱(folds-on)、剥离型褶皱(folds-off)和没有褶皱(no-folds)组。主要转归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相关并发症。
结果:该项研究共计纳入89例患者(89只患眼),54名男性和35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7.1±12.9岁。从术中情况来看,48只患眼没有角膜基质褶皱、27只患眼褶皱从中央处剥离、14只患眼的褶皱没有剥离。该项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50.4±12.7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得到改善,基线水平和最后一次随访时分别为1.63±60.52logMAR和0.44±0.31logMAR(P0.)。平均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个细胞/mm2。其中,8只患眼HSK复发、3只患眼出现短暂的实质排斥(stromalrejection)、3只患眼进展为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基质褶皱剥离组患者角膜后弹力层微穿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
结论:对于HSK相关角膜基质深层混浊患者,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为一项可行的治疗选择。尽管一些患者角膜褶皱可在术中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角膜后弹力层微穿孔发生风险较高,后弹力层旁褶皱仍应保留在原位。
进一步推荐阅读:Long-TermOut白癜风有妙方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1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是那一回眸的温柔,眼睛的科普
- 下一篇文章: 角膜炎的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