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大肠杆菌特点及传播途径,你知道吗
信鸽大肠杆菌特点及传播途径,你知道吗?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病原
鸽子的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菌株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管内的常在菌,通常不会引起机体发病。只有在感染其它疾病或发生应激反应时,机体低抗力下降才有可能并发或诱发大肠杆菌病。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一般,常用消毒剂都可将其杀灭。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
各种年龄的鸽均可感染,其中以乳鸽和幼鸽发病最为严重,可引起大量死亡。成鸽多为散发仅有零星死亡。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原发病例较少,多为继发或并发感染。
传播途径:
种鸽带菌或者种蛋被大肠杆菌污染,垂直传给下一代雏鸽。
患有本病的雌雄鸽交配引起传播。
饲料和饮水被污染,通过消化道传播。
沾有病原的尘埃、飞沫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创伤侵入血液引起传播。
鸽会训放、比赛集鸽时健康鸽与病鸽相互接触引起传播。
初次外训的幼鸽发生应激反应而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
根据病理变化部位,沙门氏菌病常见有7种类型,有时各种类型同时发生。
急性败血性
急性败血型: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呆立一旁,流泪,流涕,呼吸困难,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全身衰竭,迅速死亡。
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鸽友称之为包心包肝)和纤维素性气囊炎。
肠道型
多见于乳鸽和幼鸽,常表现为严重腹泻,排黄棕色或绿色稀便,有时呈水样,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大量死亡,病程2-5天。耐过鸽生长缓慢、体弱、排稀便,极度消瘦、飞翔无力、抗病力低下,往往形成僵鸽。成鸽则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严重感染时才出现腹泻或间歇性腹泻。临床可见精神倦怠、惰翔,家飞时间过短,归巢率降低,干瘦等。
剖检可见腿部干燥,机体脱水,皮肤难以剥离、回肠、空肠充满恶臭气体,肠管易断,肠系膜剥落,呈弥漫性出血,其它脏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气囊炎型
发病鸽咳嗽、打喷嚏,飞翔高度降低,速度减慢,飞翔后常出现呼吸急促、张嘴喘气,训放和参赛丢失率增高,归巢率降低。
剖检可见气囊浑浊,囊壁增厚内含黄白色干酪样物或气囊表面有灰白色霉斑样物覆盖。上呼吸道有淡黄色黏液,气管有不同程度出血。
眼炎型
患鸽眼砂退色、角膜混浊,眼睑闭合不全,严重者出现化脓性角膜炎。若转为慢性则可致眼球萎缩,视力下降或失明,造成采食困难、营养不良,最后衰竭而死。
切开眼部,内含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眼球外覆盖一层混浊的淡白色薄膜。
输卵管炎型
多见于青年雌鸽和繁殖雌鸽。患鸽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常伴有腹泻,鸽蛋蛋壳质量较差受精率降低等。
剖检可见输卵管增粗,囊壁充血、出血,管内蓄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腹膜炎型
患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产蛋停止、惰翔、干瘦、胸骨如刀刃、腹胀大、脚爪干瘪。
剖检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腹水较多,部分卵泡破裂,卵黄散布于腹腔中。
雏鸽脐炎型
精神不振,排黄白色粘稠状稀粪,腹部肿大,手摸脐部有硬钉感。脐带潮红且与皮肤、肠系膜粘连,卵黄大部分不吸收,机体干瘦、脱水。
以上就是关于信鸽大肠杆菌特点及传播途径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6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蒜你有本事白皮蒜PK紫皮蒜发
- 下一篇文章: 结核性胸膜炎病房主任王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