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夏德昭教授百岁华诞眼科学术报告会
年7月8日,国内外眼科学界代表余人相聚在沈阳,为中国眼科学界的泰斗夏德昭教授隆重举办“夏德昭教授百岁华诞眼科学术报告会”。今年,恰逢夏德昭教授百岁华诞,同时欣逢夏老从医从教77周年,这是东北眼科界之喜,也是中国眼科界之福。
学术报告会现场
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朱京海、主管校长刘莹、医院领导、沈阳市委统战部领导等参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赵堪兴也发来贺电,祝贺夏德昭教授百年华诞。
夏老毕生矢志不渝地追求眼科学事业,在角膜移植、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和视神经疾病领域造诣颇深,培养了国内外眼科界的多位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曾任辽宁省农工党主席。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如今百岁高龄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夏德昭教授参加学术报告会
今天,夏老亲临学术报告会现场,以饱满的热情与老中青三代眼科医生一同分享了他从医从教77年的精彩人生,并传承了他在从医之路与为人处世之道上的宝贵经验。
张劲松教授致辞
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朱京海致辞
沈阳市委统战部领导致辞
中国医院副院长高兴华,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致贺词
夏德昭教授讲话
本次学术报告会还邀请了国内外眼科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同仁参会,综合了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除学术讲座外,还有全国中青年医生学术讲演精英大奖赛获奖作品演讲、医学传承教育平台——大专家基地授牌等多种形式,从眼科前沿进展、医学科研方法,到医学教育平台推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学习与交流。
特别是在“全国中青年眼科医生学术讲演精英大奖赛”中获奖的年轻医生们,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获奖作品汇报演讲,充分体现了中国医科大学的传承精神,从百岁华诞的夏老,到中青年一代眼科新秀,薪火相传,在老一代医学前辈的指引下,新中国医大人茁壮成长!
全体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张劲松教授、张忠志教授与夏老合影
在场的眼科医生们通过这次学术报告会,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学习夏老为人、处事、治学、爱国的哲学,激励自己也像夏老那样,以开放的心态、敢于超越的气魄,与时俱进地努力奋斗,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人物介绍:夏德昭教授
夏德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东北地区眼科学的奠基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常委,历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央常委、中央监委,农工党中央直属沈阳市小组长、沈阳市委主任委员,辽宁省委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常委,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眼科分会主委、名誉主委,中国医院眼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眼科杂志编委,眼科研究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主编、名誉主编。
主要经历
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夏家村;
年毕业于原满洲医科大学专门部,并获准留校,开始行医执教生涯;
年获得博士学位;
年以前,夏教授主要从事于沙眼和角膜疾病的防治研究;
年我国十年大庆时,受《中华眼科杂志》委托发表了“十年来我国角膜移植成就”的总结性论文;
50年代后期,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葡萄膜和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领域的研究。
年,回到中国医院,任眼科主任,翌年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上发表了对视神经萎缩治疗的研究论文;
其后的10年间,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卓越成果;特别是视神经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使得视神经疾病再也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不治之症”;
年,同东三省几位眼科老前辈景崇德、董世范、朱鹏汉等出资创办了《实用眼科杂志》;
年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主要从事
夏德昭教授是我国眼科界老一代的著名眼科专家。毕生钻研眼科学事业,在角膜移植、中西医结最早在我国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具有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视神经疾病、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具有较深造诣,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研究经历
早年,他在满洲医科大学教授佐佐木一郎、大石省三等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沙眼及病毒性角膜炎的研究工作,撰写论文十八篇,先后发表于日本各眼科杂志上。
建国以前,夏教授主要从事于沙眼和角膜疾病的防治研究。建国初期,面对战争结束后大量的角膜外伤病人,夏教授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创新钻研角膜移植治疗方法。夏教授根据病情,开展了部分角膜移植、板层移植、次全移植、次全移植上的部分移植、结膜连带板层角膜移植等多种项目。短短几年间,有关角膜移植有十几篇论文发表,大部分刊登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医院开展了部分移植,但未见其它类型移植。医大一院在床位数量、手术治疗数量、移植种类之多,治疗成绩之好等多种指标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开拓了我国角膜移植治疗研究的新局面。
年,夏教授回到中国医院,恢复工作。作为眼科主任的夏老继续进行着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并于翌年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上发表了对视神经萎缩治疗的研究论文,其后的10年间,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卓越成果;特别是视神经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使得视神经疾病再也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不治之症”。
年,花甲之年的夏教授同东三省几位眼科老前辈景崇德、董世范、朱鹏汉等出资创办了《实用眼科杂志》。杂志面向临床广大眼科医生,面向实用,以推进我国眼科水平,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为办刊宗旨。被临床医生、眼科同仁称为良师益友,受到广泛好评。该杂志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季刊到双月刊再到年的月刊,到今年共出版25卷。创刊后几经隶属关系变更和发展,年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教学成果
夏教授作为新中国眼科事业的领军人物,以其严谨的治学作风,丰富的临床经验,坚韧的意志品质成为后继者的典范。对于人才,夏教授更是关爱有加、精心培养。夏教授作为中国医科大学文革前任命的20位教授之一,已是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医大解放后首批导师制研究生指导教师,年即开始指导研究生。年回到中国医大后即开始招收研究生。年全国第三批遴选博士生导师获批,成为中国医大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开创者。至今,夏教授培养的学生铭记恩师教导,钻研进取,目前大部分已成为眼科接的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在各自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8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冬季感冒佩戴隐形眼镜易使病毒性角膜炎趁虚
- 下一篇文章: 夏季羊角膜炎,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