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希望看到信息到朋友帮忙转发!让更多的朋友学习到养殖技术!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该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病原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分类上属于布鲁氏菌属,为非抗酸性,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可见于细胞内,培养物中多单个排列。布鲁氏菌在皮肤里能生存45~60天,土壤中存活40天,乳中存活数周。对热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流行特点本病常呈地方流行,发病无季节性,但以春夏季发病几率较高。新疫区常表现大量母羊流产,老疫区流产比例较少。病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羊阴道分泌物及公羊的精液中。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诊断要点由于发生流产的病因很多,而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的特征,同时隐性感染较多。因此,确诊要依靠实验室诊断。1.临床症状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怀孕羊发生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流产后多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且屡配不孕,不论流产早晚,都容易从胎盘及胎儿中分离到布鲁氏菌,但病母羊一生中很少出现第二次流产。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少数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2.病理变化剖检常见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有部分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浆液性浸润,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肝脏中出现坏死灶。公羊发生该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副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关节肿胀和不育。3.实验室诊断主要根据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变态反应检查情况作出诊断。防治措施1.治疗该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但对价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2.预防预防措施如下。(1)最好进行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引进羊时必须严格检疫。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对阳性羊捕杀淘汰。(2)疫区定期进行预防接种。①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山羊剂量25亿菌,绵羊50亿菌。处理后的免疫期均为3年。②将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拌入饲料中饲喂,绵羊每只用量亿活菌。在喂药前后数天内应停止使用含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③将山羊或绵羊赶入室内并关闭门窗,按每只羊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菌苗20~50亿活菌用水稀释后喷雾,然后保持羊只在室内20~30分钟(孕羊不能用此法)。④用布鲁氏菌羊型Ⅴ号菌苗,每只羊皮下接种10亿个菌,室内喷雾25亿个菌,饮用或灌服亿个菌。每只羊用羊型Ⅴ号苗皮下注射10亿个菌,室内气雾50亿个菌/立方米。或每只羊用猪型Ⅱ号苗口服亿个菌,皮下或肌肉注射25亿个菌。(3)发病后的防治措施。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4)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鲁氏菌猪型Ⅱ号弱毒苗或羊型Ⅴ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在牛羊生产实践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

1、粪中有饲料粒,过料;

2、肉牛羊拉稀便,肠胃不好;

3、牛羊不爱吃精料,胃口不好;

4、牛羊饲养周期长,不赚钱。赶快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