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最猖狂的传染病来了知道这些,孩子
李瑛《手足口年年高发,疫苗要不要打?》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去年(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超万例,死亡人,报告发病率为.59/10万,报告死亡率为1.33/10万。
这其中,万例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的分别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72%。
报告死亡数前3位的分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51%。
报告显示,在丙类传染病病种中,发病率和死亡数手足口病均排第一!
手足口病年年爆发,我们也看过很多科普文章,可还有很多家长搞不清楚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请到医院的儿科主任李瑛,跟大家详细说说这个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哪些人最容易感染?
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为主。孩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高发季节:5~8月。
易感人群:5岁以下的孩子,有重症的发生率。
重症高发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岁以下,1.5岁到3岁最多。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有什么表现?该如何处理?
手足口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跟它疾病的名字相辅相成,就是孩子的手、脚、口腔出现一些疱疹。
疱疹的特点:
疹子不疼、不痒、不红、不破溃,也不会留疤;
手部:疱疹集中在他的手心,不会出现在手背,手背的疱疹不是手足口;
脚部:疱疹也是这样的,都是出现在孩子的足底,也不会出现在足背;
口腔:口腔的颊黏膜、唇黏膜会出现小的溃疡、小的疱疹,有痛感;
肛周,小一些的孩子,肛周的皮肤也有可能出现疱疹。
轻症的表现:
轻症的手足口典型的表现就是手、脚、口腔处出现有特点的疱疹,患儿发病时,出现发热的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轻症的处理:
轻症的手足口病感染是不需要太多的处理的,因为本身它是一个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是可以自愈的。
我们只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就行,比如孩子发烧了,我们就进行退烧处理;孩子不吃东西了,我们注意给他补充电解质液;出现咳嗽了,我们对症吃一些止咳药都没问题。5~7天左右,孩子的症状逐渐减轻,疱疹消失就可以了。
重症的表现:
1、确诊手足口病以后,高烧3天以上,孩子体温没有下降的趋势;
2、确诊手足口病以后,孩子出现很明显的、很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喘憋、呼吸困难等;
3、确诊手足口病以后,孩子出现精神反应不好、打蔫儿、叫不醒,甚至异常的兴奋;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说头疼,头晕,不舒服,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重症的处理:
一旦孩子确诊手足口病后,出现以上重症的表现,医院,及时进行紧急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好的结局。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手足口病,是不是可以预防呢?是可以的。
我们要提醒爸爸妈妈们: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来临之前(5月份之前),及时地给我们位于高发年龄段的孩子接种疫苗。疫苗接种后,会有一个产生抗体的时间,一般是2周到1个月,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
另外,还需要说明:疫苗只是针对于重症手足口的预防,不是打了疫苗,就不得手足口了,很有可能接种了疫苗以后,还会感染手足口病,但只是预防了重症的发生。
一旦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要以观察重症的情况为主,其它一些轻症的孩子,我们只需要进行居家的有效的护理,就可以了。
最后,请大家牢记15字防病口诀:
“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为了孩子的健康,爸爸妈妈们要多加注意哦!
专家介绍李瑛
医院儿科主任
曾任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
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儿科系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儿童常见病诊疗有丰富经验
李瑛《孩子总喊耳朵疼爱抓耳朵,是不是得了中耳炎?》
李瑛《孩子又吐又泻,说不定是诺如病毒在搞鬼》
欢迎给我们留言,精选留言获赞数最高的读者将获得爱心礼品一份!
获赞数以第二天上午10点时数据为准,每周五、六、日以次周周一上午10点时数据为准。十天内不重复获奖。
周三获奖:安安-格格
请联系父母在线客服,领取奖品(一周内有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fzl/9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防红眼病,学会推拿让宝宝远离传染
- 下一篇文章: 眼病知识一人患红眼病,全家得防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