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淋症贺氏针灸临床案例



慢性前列腺炎(淋症)——贺氏针灸临床案例

点击右上方蓝色“中医传承”加关注,获取更多针灸资讯和临床案例!

慢性前列腺炎属祖国医学“淋症”范畴,以排尿次数增多,尿道灼热或刺痒隐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性机能改变。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湿热积于下焦,经久不除,致使膀胱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湿热久积,气血失和肾气耗损以至阴液不足小便行涩不利。久之不愈,过累过劳则易于复发,实为下焦开阖不利所致。

慢性前列腺炎多属“劳淋”、“膏淋”范畴。

【临床表现】腰痛腰酸,身体疲倦,小腹坠胀,阴囊胀痛,排尿涩痛,淋沥不尽,尿道灼热或痒或痛,尿有白浊,重者尿中有粘液成丝,可伴有性欲减退,遗精阳痿等。

【治则】补益肝肾,通利膀胱,行气活血。

【取穴】中封、蠡沟、列缺、关元、大赫、肾俞等。

【刺法】均以毫针刺法,施用补法,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

【医嘱】禁忌服用油腻辛辣之物,免受寒凉,节制房事,坚持治疗。

【病案举例】

例1金某,男,48岁。

主诉:尿意频频,淋沥不尽2年。

病史: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尿痛,尿道有灼热感,排尿总有不尽感,每天最多尿20余次,每次尿量极少。经査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常服用中西药物。

最近症状加重,身体乏力,精神差,自觉体力不支。腰酸痛无力,阴囊坠胀,尿中有白色浊液,夜尿频频。纳食差,饮水少,口干不欲饮。大便偏稀,经常肠鸣作作。

望诊:面黄,精神差,舌质胖大,舌苔白厚。

切诊:脉沉滑。

辨证:下焦不足,气化不利,气滞于内。

治则:调补下焦,行气化滞。

取穴:中封、蠡沟。

刺法:均用毫针剌法,施用补法,每次留针分钟,每周治疗次。

3诊后患者诉阴囊阽胀好转,腰痛腰酸明显好转,7诊后阴囊坠胀消失,尿频好转,能够忍住,尿色白浊稍有好转。经过15诊后尿频明显好转,每天尿次,每次尿量较多,尿色白浊基本变清,继续治疗。

例2米某某,男,58岁。

主诉:慢性前列腺炎多年。

病史:数年前发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诊为急性前列腺炎,经治好转后遗留尿频,尿意不尽。经常小腹疼痛,骶部疼痛。有时疼痛不能忍受。经“发烧疗法”未治愈,最近旧病复发。

现症:小腹、骶部疼痛明显,尿急、尿频、轻微尿痛、尿液混浊、纳食不佳,大便尚可,寐安。

望诊:面晄白无泽,精神欠佳,舌胖大,舌苔白稍厚。

切诊:脉弦滑弱。

辨证:下元不足,气化不利,肺失宣肃。气滞于内。

治则:调补下焦,行气化滞,利肺宣肃。

取穴:列缺、中封。

刺法:均用毫针刺法,施用补法,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

初诊出针后,患者诉骶痛、小腹疼痛明显减轻,2诊时诉,初诊回去当晚尿急、尿频、尿痛好转,尿液清亮。经3诊治疗,患者骶痛、小腹痛、尿急、尿频、尿痛均消失。患者髙兴的称赞道“中国的自然医学了不起”。

【按语】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症之“劳淋”“膏淋”范畴,多由急性前列腺炎治疗不当而致。由于久病不愈,必将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每逢劳累、塞凉、外感时则易复发。尿液多呈混浊状,称为“白浊”。

本病多由下元亏虚,经脉气血郁滞不通所致。故应以补益下焦,通经活络,调达气血为大法。

由于足厥阴经脉循行是“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及病候所主为“癀疝”“狐疝”“遗溺”“闭痛”等,均以少復,前阴疾患为主,因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选用厥阴经俞穴。

中封为厥阴之经穴,善主前阴、泌尿、生殖之症,是通达厥阴之气血的常用俞穴。蠡沟为厥阴之络穴,别走少陌,可通利三焦,具有疏调气机,化气行滞之功效。2穴合用可疏调经脉气血,通淋化滞。

此2穴是笔者治疗前阴、泌尿等疾病的常用俞穴。病例1为是。

病例2稍有不同,除膀胱剌激征外,少腹、骶部痉痛为待殊表现。因此选用列缺、中封治疗。

列缺为手太阴之络穴,是八脉交会六之一,通于任脉。手太阴肺病候所主“小便数而欠”“溺色变”。针刺列缺可使肺气通畅,津液得以疏布调畅。三焦通利,而使尿意频频、尿痛之症消失,尿液充足,尿道通利,则白浊可消,尿液清澈。同时列缺通于任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针列缺可使任脉通畅,周天通达,少腹及骶部疼痛消失。

列缺与中封相伍,诸症皆消。

通过此2病例可看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络、俞穴的理论占有相当地位.同时脏腑理论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首届贺氏针灸三通法研修班2016年4月日举办,国医大师嫡传子女贺喜教授亲授;独门针法练习;特效病例详解(针方、方解、家学经验);针功八卦掌入门练习;家传“一针一得”;门诊实习等(并有机会参加贺氏针灸学术研讨会、不对外招生);单老师-:;也可以直接按住下面二维码图添加,既可交流!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stl/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