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科学防霾,你做对了么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间隔是我站在街头,拉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两天,咱们都领会了一把“雾里看景”。尽管一阵风、一场雨能够驱散了雾霾,但当它再度来袭,你有决心能保护好自个吗?

一、何为雾霾?雾和霾是一回事吗?

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但你知道吗,雾和霾是自然界可以使能见度降低的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滴大小在3~微米之间,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形成霾的细小颗粒物大多小于1微米。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雾和霾的明显区别:雾是湿的,霾是干的;一个是“水货”,一个是“干货”。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常常是“窝藏犯”。另外,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时更要注意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PM2.5是什么?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易吸入肺,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三、PM2.5的来源包括哪些?

产生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四、雾霾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1

上呼吸道感染

雾霾天气,空气中飘浮着大量的颗粒、粉尘等,这些颗粒物上同时携有多种病菌,吸入人体后,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粘膜,降低对病菌的防御能力,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2

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一些过敏原如尘螨等也可悬浮在空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

3

结膜炎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大量微粒附着到眼角膜上,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结膜炎的病情。这类患者除了老年人、儿童,还有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出现的症状多为:眼睛干涩、酸痛、刺痛、红肿和过敏。

4

心血管疾病

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另外,雾霾导致肺癌的说法因为缺乏确凿证据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雾霾空气中的大量颗粒可能会附着一些致癌的化学污染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五、应对雾霾的措施有哪些?

1

关门窗戴口罩

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庭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时再开窗换气。市民应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连续戴口罩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每天清洗口罩并用开水消毒,以确保卫生。

2

勤喝水莫熬夜

人体对PM2.5颗粒有一定抵抗能力,其应对武器一是人体支气管分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肺中的粘液纤毛,它们对肺有自洁功能。喝水可以让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粘液纤毛更加强壮。所以,要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能因为熬夜、紧张等因素而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3

少用眼防炎症

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会刺激眼睛,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感觉不适,应注意用眼卫生、少用电脑。觉得眼睛难受就多眨眼,以保持眼睛的湿润度。如感觉眼睛有严重的刺痛、发胀和异物感,可使用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滴眼。

4

重老幼及时治

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和儿童、老年人,如果出现胸闷、呼吸不畅、心慌等症状,一定要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突发,及时就医。

兴港投资整理据科普中国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stl/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