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膜炎怎么艾灸急性结膜炎的艾灸治疗
1病症概述
急性结膜炎是是由细菌引起的,以结膜充血和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俗称“红眼病”。多见于春秋季节,是眼科的多发病。属中医的“风热眼”范畴。有“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等名称。
对本病的认识,在《内经》中称为“目赤、“目中赤痛”等,乃感风热或时邪毒气而发。晋《针灸甲乙经》载有:“目痛目眩、内眦赤痛”。元《世医得效方》称其为“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明《针灸大成》解释“目赤暴痛”为“时气所作,血气壅滞,当风睡卧,饥饱劳役,故得此病”。
本病有结膜充血和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的特征。反复或剧烈的结膜炎,可破坏结膜分泌细胞,后遗结膜干燥症。若炎症延及角膜,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因此必须重视防治。
2病理阐述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由肺经郁热,加之感染时邪之毒所致。肺主皮毛,主一身之表,若感受风热外邪,致使经气阻滞,郁而不宣,或因肺经素有蕴热,复感热邪,以致风热上窜而致目赤红肿,若肺脾素有蕴热,又过食辛燥食物,以致胃火上冒,上攻于目,亦可在白睛与眼险出观红赤肿痛的症状。
西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及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所导致,它们可直接来自外界,也可来自自身,自身感染途径多经血流或淋巴转移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直接蔓延而来。
3灸疗辨证
热盛型__白睛红赤,睑肿,羞明目痛,眵多泪少,眵粘易结,急躁易怒,口苦便秘,白睛红赤或混赤,或白睛溢血成片或点状,舌红苔黄,脉数。
取穴配穴睛明、合谷、太阳、风池、丰隆。①目赤肿痛者,加肝俞、光明、行间;
②疼痛羞明者,加攒竹;
③便秘者,加天枢。
灸法
艾条温和灸毛莨草敷灸每次选2~4穴,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3次为1疗程。敷灸时取如黄豆大或绿豆大药丸1粒。隔核桃皮壳“眼镜”灸施灸时1眼插1个1.5cm长的艾条段施灸,灸1壮。风盛型__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兼作,羞明多泪,眵多黄稠,头胀鼻塞,舌红苔黄,脉浮数。
取穴配穴风池、合谷、少商、太阳。①目赤红肿者,加肝俞、行间;
②目痛泪多者,加一扇门、二扇门;
③头胀鼻塞者,加迎香、当阳;
④眼边发炎者,加大骨空、小骨空。
灸法
大蒜敷灸代赭石敷灸敷灸时取黄豆大药泥1团。每日1~2次。艾炷隔蒜灸艾条雀啄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每次灸5~10壮。每次选2~4穴,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3次为1疗程。4.文献摘要
古代灸疗文献1.《千金要方》
目风痒赤痛,灸人中近鼻柱二壮,仰卧灸之。
2.《十四经要穴主治歌》
上星……,兼治头风目诸疾,炷如小麦灼相安。
3.《验方新编》
风火眼痛,黄丹白蜜调敷太阳穴,立效。
4.《串雅外编》
小儿赤眼:黄连为末,水凋敷足心。
5.《普济方》
赤眼涩痛,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
现代灸疗文献1.艾灸量眼穴治疗外眼常见疾病蒋汉琳广东中医,1:34
治疗方法:取穴:量眼穴。取穴方法:患者端坐,患眼疾同侧上肢屈肘关节~°,然后手臂往上往后举,肘部贴于同侧的头侧部,肘关节位于肩上方,前臂过肩部,尽量往同侧背下部伸,中指旁开脊柱二横指,中指的尽头处即是穴(相当于心俞、督俞穴)。若两眼同时受病,则两手同量取。施灸时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每次灸5~10分钟,以灸至局部皮肤中度红润为度。每日灸1次。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用上法灸治后,治愈4例,进步2例,效果不明1例,平均治愈天数为4.7天。多数患者经1次灸治后,眼睛即有舒服感,羞明、疼痛减轻。
病案举例:李某某,男,2岁半。保育员代诉:一周前患红眼病,两眼红肿已4天,近两天眼不能睁开,使用金霉素眼膏治疗,病情更加重。检查:两上睑红肿,结膜充血,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双眼不能睁开。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于当日上午10时按上法艾灸两侧量眼穴,下午4时双眼能自动睁开,能玩耍。次日复诊,上脸浮肿消退,结膜充血明显减轻,经治疗3次而愈。
2.爆火疗法治疗急性结膜炎林文谋四川中医,4(4):3
治疗方法:取灯芯草土根,蘸上植物油,点燃后迅速灼患侧耳背三角窝血管上部和分叉处,各灼1下,以闻及一声清脆“啪”声为度。无效时,于次日再灼1次。
治疗结果:一例患者双眼急性结膜炎红肿热痛,用本法灸灼3处,当日痊愈。
3.灯火灸漫话李学武中国针灸,5(6):46
治疗方法:取耳尖或太阳穴,选好穴位后按常规消毒,然后取灯心草将其一端浸没入香油约1厘米,若蘸油太多,可用棉纸吸去浮油(以免油滴下烫伤皮肤),捏住灯心草上1/3处,将蘸油的一端点燃迅速烧灼穴位,一触及皮肤立即离开,此时常有啪的一声响,火随之即灭(有时不灭),灭后可有小块灼伤,要防止感染,数日内可愈。
治疗结果:用灯火灸治疗急性结膜炎20余人,大多1次即好,一般灸后1小时内即日赤肿痛明显减轻。
Tel:识别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stl/6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夜盲症会遗传吗
- 下一篇文章: 神经外科护理,全面的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