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经验贴转给你身边将要下基层的ta
年度“访惠聚”工作队就快奔赴基层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第三批“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程超将自己驻村一年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通过《最后一公里》(ID:MqMsMx)分享给新一批的驻村队员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一公里》(ID:MqMsMx)记者刘若涵通讯员程超报道
生活篇
驻村干部基本都会遇到被蚊子、跳蚤等困扰的情况,被咬个“手镯”、“项链”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南疆春天风沙大,有些干部一时适应不了。
(一)防蚊虫
蚊子不仅吸食人血,干扰大家的睡眠和休息,而且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给大家提供一些驱蚊的小妙招,让大家能够在炎夏得到充足的休息,这样才有精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同住一间宿舍,为什么蚊子就偏偏“独宠”你一人呢?这主要是跟个体气味有关,可以吃点蚊子讨厌的东西,如维生素B1,吃完之后蚊子就会感觉你吃了大蒜一样,再也不愿意“宠幸”你了。也可以尝试用维生素B1泡水擦身,这样也会让蚊子不敢近身,这种水溶性维生素是没有副作用的,多余的分量完全排出体外,不会贮留在人体中。当然,如果没有维生素B1,在室内点燃干桔皮、干茶叶、干艾叶,也可代替,既能驱蚊,又可消除屋内异味。
在室外,走访入户、开展活动时,最实际的还是尽量把自己武装严实,穿浅色、透气的薄长袖衣服和长裤,一定还要穿好薄袜子。这样蚊子就会感觉人的皮肤湿度降低、皮表挥发物减少,就会觉得你是个“隐形人”,会减少叮咬。
若被蚊子叮咬后切记不能用手抓。抓挠后,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等渗出,肿成一个包,就会越抓越痒,而且还不易消退,长满红包的“赤豆腿”就是这样被抓出来的。如果坚持不抓,用凉水冲洗,一般10至15分钟后,痒感就能明显消退了。
(二)防跳蚤
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基本肉眼难以捕捉,成虫通常生活在哺乳类身上,少数在鸟类身上,村子牛、羊、犬身上最为常见,其口器锐利,用于吸吮。被这个“小嘎子”咬过的地方会红肿,瘙痒难忍,而且持续很长时间才会好转,很多驻村干部的“手镯”“项链”就是拜它所赐。那要如何预防跳蚤呢?
首先,房间要勤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在晴天多晒被褥、床单及床垫。其次,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内衣最好用热水烫。最后,尽可能将外出衣物和房间休息衣物分开,出门带防跳蚤的项圈,最大限度的避免将跳蚤带回房间。如果带回房间,要想完全消灭跳蚤,必须将房间密封打药,比较麻烦。
如果被咬了,可以涂些花露水、风油精或肥皂都有止痒消炎效果。但要杀死表皮上寄生的跳蚤,需要10%的硫软膏,药店有卖,很便宜,均匀涂在身上连续几天即可。不要怕弄脏衣服,硫软膏里的硫对人无害,并且只有接触人皮肤表面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味道有些不好,不过基本上通杀一切体表寄生虫。平常也可用硫磺皂洗澡。
(三)防沙尘(附防暑小诀窍)
南疆沙尘天气居多,最厉害时可以延迟至五六月份,甚至更久。
1.提早进行预防。预防胜于治疗,在大风干燥多尘的天气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活动频繁,并利于传播,容易诱发咽炎、鼻出血、眼干、角膜炎、气管炎、哮喘等。平时可口含润喉片,保持咽喉凉爽舒适;滴几次润眼液以免眼睛干燥;有鼻出血的情况可以经常在鼻孔周围抹上几滴甘油,以保持鼻腔的湿润,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2.保持室内湿度。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在风沙天气里,空气十分干燥,相对湿度偏小,人们咽干口燥,容易上火,导致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使皮肤干燥,失去水分。对此,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以及洒水、用湿墩布拖等方法,以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3.注意皮肤保养。在干燥但是浮尘天气,人体皮肤表面的水分极易被风尘带走,皮肤变得粗糙。所以外出入户走访、巡逻、劳动后,要及时清洗面部,擦上补水护肤品。
4.多喝水多吃水果。尘沙干燥天气易出现唇裂、咽喉干痒、鼻子冒烟等情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火,机体缺水还可能出现排便困难,引起痔疮、肛裂、便血。多饮粥类、汤类、茶水、果汁,增加机体水分含量,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
5.避开风沙锻炼。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是避免受凉感冒,特别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复发的主要方法。但是在沙尘天气里,有风沙时应尽量避开室外锻炼,应该取消室外晨练,在室内锻炼。
6.外出注意挡沙尘。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干燥、喉痒、痰多、干咳等。帽子和丝巾可以防止头发和身体的外露部位落上尘沙,解决皮肤瘙痒给人们带来的不快。风镜可减少风沙入眼的概率,风沙吹入眼内会造成角膜擦伤、结膜充血、眼干、流泪。一旦尘沙吹入眼内,不能用脏手揉搓,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几滴眼药水,不但能保持眼睛湿润易于尘沙流出,还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7.及时清洁灰尘。风沙天气的时候,可以先用清水漱漱口,清理一下鼻腔,减轻感染的机率,洗澡、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房间内落满灰尘要及时清理,用湿抹布擦拭,以免造成室内尘土飞扬,吸入呼吸道。
至于防暑方面,咱们儿子娃娃长期生活在新疆,应该都有很多妙招,除了补水喝绿豆汤等,夏天酷暑的时候外出,最好戴一顶草帽,真的是既遮阳又通风哟。中暑喝藿香正气液也有不错的消暑作用。
当然,不管天气如何,在驻村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将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好处,如果因为天气而影响心情那是得不偿失的。
工作篇
(一)交流关
刚开始到村子里,大家都充满信心,想在翻译不在的情况下,和村子里的干部群众直接进行交流。但是大家用之前学的很熟练的句子跟村子里的老乡交流时,对方不一定全能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伙伴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说的不够标准。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小伙伴们说的不标准,而是说的非常标准。但维吾尔语也是存在方言的,新疆各地州的方言发音也有所不同。
那这个问题怎么办?
首先,大家不要丧失信心,因为农村无时不刻都有学习“双语”的机会,而学好“双语”会让咱们在工作当中受益良多。其次,可以根据工作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子,如“八必问”中经常问的问题等等,先和村干部等进行学习,了解掌握当地的发音及规律。最后,学习语言靠的是日积月累,还是要制定好学习计划,每天学一些词汇和句子,这样你很快就可以和老乡们畅快交流了。
(二)走访关
只有做好走访入户,全面掌握村子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很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五步细访法”。
第一步,入户走访察民情。这一步中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安排走访的顺序,可以首先走访村里的“四老”人员和党员。“四老”人员和党员是村子的宝贵财富,也是村子稳定和发展的基石。通过向他们请教,可以了解村子的基本村情和发展脉络。其次根据人口基本信息,有针对性的走访宗教人士、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等,及时了解这些人员思想动态。再次,走访村子的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可以了解掌握村子的贫富水平及差距,有对比性地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最后,按小队对其他户进行逐一走访。
第二步,互动沟通听民声。在走访过村子一遍后,应该慢慢地和老乡们拉近了距离,但是肯定还有部分问题没有深入到,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与老乡进行互动。开展文体活动邀请平时不爱说话的老乡参与;深入田间地头与老乡一同植树、一起收割麦子,一起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到老乡的心声。
第三步,跟踪办理解民忧。当有老乡反映问题时,我们要对事件的每个环节进行跟踪调查,是哪方面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化解矛盾。
第四步,限期反馈合民意。对于老乡提出的诉求,要限定具体的办理时间,容易办理的事情尽可能当天就给老乡反馈,复杂难办的事情在短时间内应该把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老乡。
第五步,上门回访安民心。在协调解决完每一个老乡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时,要上门回访,切实完全解决老乡的实际问题。
归根结底,“访民情”就是访人心。必须以心换心,必须用真心、用真情去走访,去了解,去体验。
(三)扶贫关
在扶贫方面,我们从解决精准扶贫三个问题入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当然,每个地方情况各异,需因地制宜,这里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从创新扶贫新业态入手,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在入户走访中,我们发现村子大部分老乡都有养殖经验,大力推进庭院经济建设,充分利用农民房前屋后空闲土地建设棚圈,发展养殖业可以快速帮助村民增加收入。通过帮助贫困户养殖奶牛,实现“自我造血”脱贫致富,加快村子奔小康的步伐。
二是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入手,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识别。我们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三是从细化精准帮扶措施入手,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扶贫措施能够得到落实是关键,要建立长期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神器篇
除文中提及的一些特殊功能的驻村神器外,我们再推荐以下五样驻村神器,新一批驻友在打包行李时,可以再对照检查下。
(一)三本“明白册”《惠民政策明白册》、《“访惠聚”工作组职责明白册》、《双语学习明白册》。此三本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访惠聚”工作的“百科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访惠聚”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查阅。
(二)强光手电
值班时必不可少的神器,特别在停电时作用显著。
(三)透气球鞋
一双好鞋在走访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四)常备药
提前准备些常用药,有备无患,最好针对自己常见疾病,对症准备。
(五)充电宝
对于看到手机电量不足就易焦虑的小伙伴来说,它是必带神器,因为它不仅可以给手机充电,还可以给你带来安全感。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
祝愿新一批驻友工作顺利,
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stl/8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过敏性结膜炎别用消炎药
- 下一篇文章: 育儿班孩子眨眼频繁是病吗3个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