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
[文学品味]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当年的宋真宗出游,老百姓争先恐后跑去围观,唯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有同学叫他说,千载难逢的机会,赶紧出去看看皇帝吧!书生头也不抬地说,“将来再见也不晚”。
第二年,这个书生考中了进士,果然见到了皇上。他就是后来的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少时孤贫,不满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到朱姓人家。范仲淹为了激励自己,住在寺庙里做寄宿生,每天煮一锅粥,凉了以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吃点咸菜,喝点醋,就算是一天的口粮了。这便是后世赞誉的“断齑画粥”的故事。
范仲淹考中进士后,受到晏殊的推荐,负责国家图书的整理与分类。年,范仲淹和富弼、韩琦等人起草了国家改革方案,史称“庆历新政”。改革失败后,范仲淹被贬。此时,他写就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
范仲淹曾亲历战场,带兵作战,写了不少军旅题材的词作,最著名的是《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白发苍苍的边疆将士们,空对着南飞的大雁,在落日孤城里举起一杯浊酒,英雄情怀的悲歌与幻灭,都在这一刻随长烟升腾着,无边无际。
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除了家仇国恨之外,范仲淹还是有自己的一份闲情逸致。许多描写景致的词作中,《苏幕遮》写得最为凄婉: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黛青色的天空,有黄叶飞舞在无边秋色里。远山、斜阳、芳草外,水天相连;感伤、旅怀、忧思、乡愁,令一切都黯淡无神。独倚栏杆,泪暗洒,一杯美酒,一怀愁绪,浓烈地在心里燃烧,化为无尽的相思泪。
后世的王实甫借鉴这首词开篇的苍凉与大气,引入千古名剧《西厢记》。甚至连台湾作家琼瑶也由此词幻化出两本小说,《碧云天》、《寒烟翠》,足见该词影响深远。
[艺术视窗] 身负巨万的“穷人”——画家吴冠中
吴冠中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在写生
在业界看来,吴冠中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他将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结合,将中国绘画的精神与风貌推向了世界。他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高达几千万元,并屡创新高。
吴冠中作品《荷塘》
吴冠中油画作品
年,吴冠中向中国美术馆捐献了10幅作品。年,吴冠中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长江》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此外,上海美术馆、浙江省人民政府及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也收到过他捐赠的很多件作品。年,他将幅市值3亿元的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馆长说,这应该是新加坡公共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份捐赠。
吴冠中作品《一九七四?长江》
然而,这位身负巨万的艺术大师,他的书房不足5平方米,除了靠墙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就是临窗一张比课桌略大的书桌和一张椅子,椅子拉开几乎顶到了书架。
年6月25日,吴冠中安静地走了,没有追悼会,没有遗产纠纷,他所有的画都捐给了国家。他以一生的心力践行着不负丹青的承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人格上,他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史林漫谈] 格列高利七世
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Ⅶ,公元年-公元年),原名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克吕尼改革派教皇,历代教皇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希尔德布兰德年轻时留学德、法等地,后入修道院成为修士,并在格列高利六世手下任职。公元年,希尔德布兰德当选教皇,是为格列高利七世。格列高利七世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和推进了克吕尼派运动。
10世纪之前,皇帝和国王被认为是“基督的代理人”,而教皇只是“圣彼得的代理人”,教皇并不拥有最高权威。宗教领域和世俗政治领域混合,导致了买卖圣职和教士结婚等现象。公元年,为了反对教会世俗化、抬高教皇地位,克吕尼修道院创立。西欧修道院普遍仿效,出现了克吕尼派运动。
公元年,作为克吕尼派教皇的格列高利七世在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教会独立的原则,史称“格列高利七世改革”:
1、教会财产不可分割,世俗权力无权征用教会财产。
2、教皇权力独立于世俗王权,对教会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国王及其世俗政权无权干预教会事务,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来自教会内部的独立选举(教皇选举),各地神职人员的任命只能来自罗马教廷。
4、教会具有独立于世俗法律的教会法,所有的神职人员和信徒皆要受到教会法的约束。当两种法律发生冲突之时,教会法高于世俗法。
格列高利七世改革的实质是意图确立政教二元体系,从而奠定了12、13世纪政教斗争的基本逻辑。
[心灵驿站] 给自己留白
“留白”,指在艺术作品中有意识地给读者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如一幅画留下很多空白的地方,给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者文学作品中对情节叙述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悬念。
艺术大师都是留白的高手。南宋画家马远曾作过一幅名画——《寒江独钓图》。在创作中,作者可谓惜墨如金,一叶扁舟,一渔翁垂钓而已,整幅画没有画一滴水,却留下一大片的空白,正是这片空白让人感到烟波浩渺,碧水连天。小画框里装下了一个世界,正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艺术创作可以如此,我们的生活同样可以如此。
一次出差,我坐在火车靠窗的位置上,漫无目的地望着窗外。猛然间发现大自然如此生机盎然,一片片绿色的原野,一座座起伏的丘陵,几点农舍散落其间。几片浮云掠过,好一副别样的田园画卷。我轻轻闭上双眼,感受着窗外泥土的芬芳,也渐渐放下了连日来的疲惫。每小时70公里的列车时速,正好是饱览风景的旅游速度。
多年以来,忙忙碌碌地打拼着,很少,也不允许自己有时间这样清闲,不用开电脑、不用上网、没有书可读、不想与人交流,暂时脱离开“忙碌的现代社会”,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此时此境,不正是我人生中的一次留白吗?竟在无意间让我掌握了个中妙法,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平时没时间思考的问题。原以为耽误不起的几个小时确实耽误了,但对事情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地球照样旋转,阳光依旧明媚,事情也水到渠成。
有些人每天都在奋斗,每天都要想把事业做得更大,不断地给自己增加负荷,结果却适得其反。人生要会做加法,更要学会做减法。人生做加法是一种惯性,一不小心,就开始了奔波,开始了加法式的生活。做减法需要勇气,特别是主动地做减法,而不是被生活所迫无奈地做减法。
为了艺术地生活,人要像树木一样。夏天,阳光雨露的时候尽情地绽放,冬天,冰天雪地的时候还要学会枯萎,甚至剪掉旁枝,为来年一个绚烂的绽放的春天……
[科普领略] 眼睛也需要防晒吗?
这么热的天,当太阳高照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要给眼睛防晒呢?世界卫生组织在年12月发表的《紫外线辐射与人类健康》一文中,发布了紫外线对眼睛危害的研究。文章指出,全世界大约有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其中5%的病情,可能就是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并且,紫外线还会造成其他严重眼病,如角膜炎、视网膜破坏、黄斑退化、雪盲等。
减少阳光暴晒与眼部适当防护,是避免紫外线对眼睛伤害的两大原则。上午11时到下午2时,由于阳光直射,紫外线辐射量最强。白天在户外活动的人们,就应注意公路表面、水面的反射光所带来的紫外线,尤其是城市建筑玻璃幕墙产生的大量眩光和散射光,它们带来的紫外线属于辐射量较强的,对眼睛伤害也较大。
所以,我们的眼睛也是需要防晒的哦!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ystl/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释迦牟尼佛的师父是谁恭迎燃
- 下一篇文章: 饮食健康这七种人不能吃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