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威丨腮腺炎性角膜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角膜炎称为腮腺炎性角膜炎,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少数患者可病程迁延,发生角膜溃疡、遗留白斑,造成一定的视力损害,故应积极进行防治。
?
丨病因
腮腺炎病毒是一种与麻疹病毒类似的大副黏液病毒,为单股RNA病毒,球形、直径?nm,核壳体为螺旋对称性,有囊膜。对乙醚敏感,对磺胺类及抗生素不敏感。约7~8年有一次流行。感染后终身免疫。?
丨临床表现
1.全身及眼部表现流行性腮腺炎多在冬春季发生,常见于5?15岁的儿童。从感染到临床症状出现,一般为16?18天。眼部感染一般和发热、全身不适及腮腺炎(90%)合并出现。急性期男性常并发睾丸炎(25%)、女性常并发乳腺炎(15%),20%并发眼部损害。包括上睑下垂、复视、泪腺炎、结膜炎、巩膜炎、角膜炎、虹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及眼肌麻痹等。?
2.角膜炎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具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
(1)角膜炎发生来势较猛,常与腮腺炎同时或腮腺炎发病后5?7天发生,多为单眼性。
(2)视力急剧减退,伴有畏光、流泪,但眼痛不剧烈。
(3)角膜基质炎广泛、呈灰白色混浊、水肿(可能与角膜内皮细胞直接感染病毒而引起的一过性反应有关),但上皮完整,有时荧光素也可着色。
(4)恢复快,平均发病后20天恢复,角膜无新生血管生长,常恢复到原来视力。
(5)伴发虹膜炎者少见。若出现,后弹力层可见灰白色网织交错的皱褶。
(6)少数可出现表层点状角膜炎及角膜溃疡,预后遗留角膜瘢痕,影响视力。?
丨诊断
根据病史及全身与角膜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实验室病毒分离可确诊。结膜刮片荧光抗体染色可协助诊断。?
丨治疗
1.全身治疗恢复期血清与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或减轻本病。患儿应当卧床休息和隔离。对并发症可分别釆取对症治疗。?
2.眼部治疗局部热敷、散瞳,应用抗菌药滴眼,防止继发感染。对于角膜上皮完好的基质炎或虹膜炎患儿,适当采用低浓度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滴眼及全身应用,可减轻炎症,缩短病程。但有溃疡者慎用。
梦想
激情
实干
lD:BigvisionA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12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案例纪实middot聂晓萍中
- 下一篇文章: 老人痛风20年不忌口,全身关节都是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