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游泳后,常见疾病早预防
游泳不仅可以消暑降温,也可强身健体,是人们夏季最喜爱的运动之一。但泳池水中有哪些看不见的健康隐患?如何才能远离这些“小烦恼”?下面几个健康小知识很重要!
游泳后
常见疾病早预防
1
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发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性结膜炎,会手、毛巾等为媒介,从眼结膜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在夏季经游泳可传播。前驱症状为全身乏力,体温上升至38.3℃-40℃。
自觉流泪、眼红和咽痛。体征为眼部滤泡性结膜炎、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浑浊,耳前淋巴结肿大。
咽结膜热病程10天左右,有自限性。如果孩子游泳后几天出现发热等情况,要注意咽结膜热的可能。
预防措施:咽结膜热发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游泳池等,以减少传播机会。预防咽结膜热应加强对游泳池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其病原体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眼睛、脸盆、游泳池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异物感,眼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能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不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时戴泳镜,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氯霉素眼液进行预防。
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常因游泳而发病。主要症状为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透后出现流脓及畏寒、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泳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耳痛需及时就医。
4
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结合膜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急性发作期时眼红、眼痛、异物感、流泪及黏液脓性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传染,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并保持清洁和不用手揉眼,用流动的水洗脸。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用抗生素治疗。
游泳的
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宜游泳者还是不要偷偷下水;
3、游泳前做热身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4、避免在开放性水域游泳嬉戏。
内容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14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眼部疾病夏季高发眼病,眼睛红就是红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