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不小心看了他一眼,结果



近期朋友圈都在传这种“魔力眼神”

↓↓↓

香子今早一起床发现眼睛成这样了,天啊!

佛山南海

3小时前

JIJI_Lau

JIJI_Lau:啊,你的眼睛,我昨天还看了你一眼。

娟回复JIJI_Lau:快滴眼药水预防

衡同事说我的眼睛发炎,拍了照一看,原来我的眼睛这么深邃,能装下这么多东西。。。。。。

深圳

3小时前

凤凤

敏仔:出门眼睛别乱扫射,最好佩戴墨镜。

小彤彤:这是红眼病,在家好好呆别出门了。

点开朋友圈大图,许多朋友不禁直呼辣眼睛

能通过眼神传播

这是一种什么怪病?

市民A

最近去接小孩放学,也看到了这种眼病,我捂住小孩的眼睛赶紧溜走了,生怕被感染了。

其实这种眼病大部分都为急性结膜炎,根据病因可分传染性和过敏性,最常见的是传染性急性结膜炎,即俗称的“红眼病”。目前广东已经入秋,但‘秋老虎’余威未尽,最近虽然有台风,可刚下完雨很快又是艳阳高照,湿热交替,病邪比较活跃。夏秋是“红眼病”高发季节,尽管就目前来看,红眼病并未出现大流行,但一定要高度警惕。

疾控君红眼病病原体

1、细菌性:以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

2、病毒性: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

传染源

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临床表现

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自觉症状常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皮疼痛、红肿,睡后眼皮被粘住等。细菌性结膜炎的特征为受感染眼睛会流出粘稠的白色或者黄色分泌物,而病毒性结膜炎的眼部分泌物较为稀薄。

市民B

看朋友圈,大家都在说要对红眼病病人尽量避而不见,一有眼神交流分分钟中招,评论里还提倡可以使用眼药水做预防呢。

一些流传的关于红眼病的传播和预防,其实是无科学根据的,接下来说说几个常见的红眼病误区。

疾控君

误区一:游泳前滴眼药水能预防红眼病

泳池是传播细菌的温床,游泳谨慎环境卫生是必须的,但游泳前滴用眼药水防止病菌侵入眼睛却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人们游泳时尽管带上护镜,下到水里,还是会有小部分水浸入眼中把眼药水冲掉,根本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但出水后滴用眼药水,并不断地眨眼却可以把眼里的细菌、病菌冲出来,减少细菌病菌对眼睛的感染。

误区二:看了红眼病的人就会得红眼病

常听到有人在得了红眼病之后抱怨:“我就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其实通过眼神传播红眼病的说法是无科学根据的,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光看不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但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受污染的手指、毛巾、衣服和其他物品或水源,或者与病患共用眼部化妆用品、外用眼科药物、电脑键盘或鼠标;在受污染的水源里游泳等却极容易染病。

误区三:经常滴用眼药水能更好地预防红眼病

为了防止患上红眼病,市民常居家准备几瓶消炎眼药水或眼膏时常使用以防后患。可是尽管频繁用药防护有些人还是“中招”了。提前或是过多地使用眼药不一定能防治红眼病。专家表示,眼药不是“万金油”,不可以随便涂抹。许多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等化学成分,长期涂抹对眼睛不利。如抗生素眼药的滥用打破了正常结膜囊的菌群平衡,造成严重感染性角膜炎。此外同一瓶眼药水,不宜多人同用。因为共用会使病菌或原有的眼疾通过人手接触药瓶造成病菌交叉性感染,增加患眼病的几率。

市民B

那么,红眼病该如何预防呢?

预防红眼病需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

1、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在触摸眼睛前后应彻底清洁双手,洗脸最好用流水;

2、不与别人共用毛巾和个人卫生用品;

3、避免与别人共用眼药水、眼部用药、眼部化妆品和其他可能接触眼睛的用品;

再次强调

(敲黑板、划重点!!)

勤洗手是预防红眼病最简便有效的途径

↓↓↓

勤洗手,莫做红眼病的“幕后黑手”

了解有关知识请戳下面:

疾控君国庆出行小tip,请接招!

“我要爱我”,感觉累了就“呆会”

若您对疾控工作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在底部留言,以促进我们今后的工作,谢谢~

长安疾控

长按识别







































皮肤病白癜风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