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丨家长存在的几大认知误区你中招了
儿童近视
家长存在的误区及避免方式
孩子有了近视,最着急的莫过于家长。今年的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小唐来聊聊关于近视治疗和配镜片过程中的一些家长存在的误区。
1
近视治疗阶段认知误区1视力差≠近视。一般认为儿童视力的正常值是4~5岁0.8,5~6岁1.0,如果是低于这个值,就认为是视力偏低了。这个视力偏低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视力偏低,一种是病理性的视力偏低。所谓生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这个小孩子的眼睛相对发育得慢了一点点,但不是很严重。病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眼睛可能有器质性的病变。很多儿童检查都是在学校里,而卫生老师大都不专业。其实,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差,95%都不是近视而是远视和散光造成的。
专家建议:儿童在3医院做检查,预测一下孩子将来的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家长可以通过指标测定来推测出孩子未来是否容易患近视眼,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
2近视别太早戴眼镜??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一旦带上近视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戴眼镜近视会越来越深的。”其实这完全是误传。
首先,近视本来就会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长度即眼轴会增长,近视的度数就会增大。其次,在眼睛的发育阶段,孩子用眼太多,近视发展得也越快。最后,已经近视的孩子,看远处的物体会眯着眼睛看,长此以往,反而会使近视发展得更快。
专家提醒:孩子的近视到了一定的程度,该戴眼镜就要戴眼镜,不要因为家长的固执而害了孩子。
3关于假性近视问题。现在医疗界越来越淡化“假性近视”这个观点,因为“假性近视”的本质就不是“近视”。
专家提醒:所谓的“假性近视”,就是由于眼睛的过度疲劳而表现出来的疲劳性的视力下降,可能近段时间孩子的作业太多、用眼太多而出现的短暂性视力下降,散瞳验光以后,表现出的屈光状态是轻度的远视,或者没有近视,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屈光状态,所以称之为“假性近视”。
其实这类儿童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在近视的儿童中不足5%,但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患的肯定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都是会变好的。”这也是一个很大误区。
2
儿童配眼镜误区认识误区1儿童不散瞳孔就可以配眼镜医院配眼镜的话,由于散瞳孔后孩子就不能参加各种学习班了,于是一些家长就自作主张,为孩子选择了电脑验光配镜。
专家提醒:这是非常错误的,临床上低龄儿童一定要散瞳孔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不通过散瞳验光仅仅靠电脑监测的结果配眼镜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许多的危害。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视往往会“欺骗电脑”造成假的检查结果,其次孩子的远视眼,高度散光也会使电脑检查时感到“力不从心”。
2贵的眼眼镜一定是最适和孩子的目前市面上镜架镜片品种很多,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
专家提醒:学生选择眼镜的最主要的前提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10岁以下的孩子配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
3为了孩子眼睛的美观可以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部分家长认为一旦给孩子戴上框架眼镜,孩子的眼球就会突出,影响孩子的眼睛的美观,因此给孩子佩戴了隐形眼镜。
专家提醒:学生完全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4孩子的眼镜一定要强调双眼度数一致很多家长配镜时为达到美观的矫正效果,盲目追求双眼度数一样。
专家提醒:每个孩子双眼的屈光度数是不一样的,医院的验光师为孩子验光后,小儿眼科医生还要根据孩子眼睛的具体情况试眼镜,每个孩子耐受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盲目追求双眼配镜度数一致是不对的,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双眼视觉发育。
5孩子可以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许多的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不好,往往为了省事,带孩子到街上的眼镜店用电脑验光后,就为孩子草率配了眼镜.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配镜就是配镜,医院检查眼睛。
专家提醒: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验光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
END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推荐阅读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3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案聚星障案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 下一篇文章: 新闻速递丨3岁女孩咳嗽不断,幼儿园家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