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差,致盲率高,了解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干预手段,对改善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转归至关重要。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年1月至年1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例眼,所有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及病灶标本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所有患眼均先采用联合抗真菌药物疗法,然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根据病情择行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或穿透角膜移植术。对患眼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级,分析患眼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痊愈者眼,药物治愈率为69.29%;60眼药物治疗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真菌感染病灶得到控制,22眼因难治性青光眼或最终行眼内容物摘除术而丧失视功能,临床总体治愈率为91.76%。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曲霉菌和镰刀菌为常见致病真菌。与其他菌种感染性角膜炎相比,曲霉菌感染角膜炎药物治愈率最低,不同菌种感染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P=0.)。曲霉菌感染角膜炎患者临床预后最差,不同菌种感染性角膜炎的不同等级预后眼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P=0.)。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药物治愈率为71.8%,明显高于真菌培养阴性患者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P<0.01);敏感药物数≥2种的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为77.5%,敏感药物数<2种的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为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3,P<0.01);2个组间不同等级临床预后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P=0.)。真菌性角膜炎的病灶面积>16mm2、前房积脓>2mm、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数<2种及致病菌种为镰刀菌或曲霉菌均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能较好地指导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药物治疗,病灶面积>16mm2、前房积脓>2mm、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数<2种及致病菌种为镰刀菌或曲霉菌者预后较差。
王璐璐(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韩雷(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张月琴(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余晓菲(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祝磊(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王丽娅(河南省眼科研医院,郑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34卷08期-页
本文献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分发这些文献或者以其它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4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VH2O家长朋友看过来六种幼儿眼部疾
- 下一篇文章: 热点针对真菌性角膜炎载药型隐形眼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