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领域研究的热点



——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刘祖国教授专访

编者按

  眼表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很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近年来眼科学中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发病过程中感染、炎症、外伤等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角膜、结膜上皮表型发生改变以及角膜新生血管化、干眼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因此,抗感染及抗炎症治疗是眼表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其中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具有在夜间用药、长时间持续起效的优点,广泛的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抗感染与抗炎症治疗,并且在病毒性角膜炎及眼部手术围预防感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眼表领域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眼表领域是眼科学中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之一,该领域的热点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干眼的概念及诊断标准的修订,如亚洲干眼协会对本地区的干眼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重新进行了的规范,并且新的规范相较传统及其他地区标准而言更简单,只要患者具有相关症状且BUT小于5秒就可以诊断为干眼,因此其对干眼患者发病的覆盖面更广;第二个是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这也是眼表领域很热点的研究课题;第三个热点是准分子激光手术等眼部手术围手术期干眼等眼表疾病发病及预防处理。这三个方面问题目前也得到了整个眼科医师的广泛   重症干眼患者临床上往往伴有眼表炎症症状,是造成患者角膜损伤甚至视觉损伤的高风险因素。对此,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抗炎症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复方制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是个很好的选择,它在控制炎症的同时,其含有抗生素也可以预防感染。当然也要注意糖皮质激素使用期要在2周之内,超过2周有可能会引起激素相关的并发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引起干眼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发病率很高。MGD按照严重程度分为四度,我国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达到III、Ⅳ度。而MGD应该以物理治疗(清洁睑板腺)为主,并且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炎治疗效果最好。典必殊?眼膏在此疾病中的应用较多,在夜晚可以长时间持续起效,促进睑板腺功能恢复。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在我国很常见,其反复发作一直是眼科医师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病毒本身对机体的损伤引起角膜溃疡或基质水肿,比如对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第二是机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引发的免疫反应。而判断患者是哪一种类型为主对治疗非常重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药: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低不能很好的对抗病毒,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溃疡,这就是病毒对机体的损害为主,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患者产生了很强的免疫排斥反应,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角膜基质炎、角膜内皮炎,这种情况下抑制免疫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激素的应用方面建议年轻医师按照规范使用,如果是角膜基质炎症(浑浊)、角膜内皮浑浊(炎)等就可以尝试应用激素控制感染,但在眼表上皮细胞有缺损的情况严禁使用激素。另外,应用激素时需考虑激素的种类、浓度和副作用这三个方面。如果用药时间较长,还应考虑激素对眼压和晶状体的影响;若应用时间较短,则其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在夜间用药,对于一些有炎症的患者是非常有利的,使得患者在白天用药的同时夜间也可以用药,同时其含有的抗生素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对于抗病毒药物的局部用药不主张使用太频繁,每日一般不要超过4次。因为抗病毒的药不仅对病毒有影响,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如对肝脏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应用的时间。

围手术期抗感染治疗

  目前,眼科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目的主要是预防感染,促进创口修复以及抑制炎症,并且不同的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用药有一定差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在常规手术感染风险不高的情况下,妥布霉素是预防感染的一个很好选择,糖皮质激素也可有效抑制术后炎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可以在夜间用药,在围手术期应用有一定优势。因为此药物含有激素,长时间的应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抑制创口的愈合,因此对于创口愈合有困难的病例应谨慎使用;但患者术后如果没有创口愈合的问题则可以选择:对于手术反应不重的患者激素使用7~10天即可;手术反应重的患者用药时间可以稍微延长;小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可能应用3~5天即可解决问题。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