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文章来源:孔倩倩,翟华蕾,等.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18(12):-.

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发病、发病时间、临床特征、主要致病菌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年10月至年1月间山东省眼医院收治的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发生真菌感染患者29例(34眼),其中男25例(86%),女4例(14%)。分析患者原发病、植片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发病月份、诱发因素、病灶特征、致病菌及治疗情况。数据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发生角膜植片真菌感染的34眼中,25眼(74%)既往接受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9眼(26%)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术前原发病大多为感染性角膜炎(24眼,70%)。

植片发生真菌感染与角膜移植间隔时间为1~个月,平均(39.5±43.0)个月,其中9眼(26%)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3眼(9%)发生于6~12个月。

植片真菌感染发生时间多在9-11月(17眼,50%)。27眼(79%)真菌培养结果阳性,致病菌主要为镰刀菌(9眼,33%)和链格孢霉菌(6眼,22%)。

29眼(85%)真菌感染灶局限于角膜植片,5眼(15%)同时累及角膜植片和植床。22眼(65%)位于植片中央及旁中央区,其中15眼病灶直径>4mm,7眼≤4mm;12眼(35%)位于植片周边区,病灶长径均<4mm。

27眼选择药物联合手术治疗,4眼选择单纯药物治疗,3眼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角膜移植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16眼,59%),其次是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6眼,22%)。

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真菌感染多发生于秋季农忙季节。致病菌以镰刀菌和链格孢霉菌为主。角膜移植术是治疗植片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术方式。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角膜植片真菌感染对视功能的影响。

DOI:10./cma.j.issn.-X..12.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孔倩倩、刘卫卫、李琳);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医院(翟华蕾、程钧、王君怡)

通信作者:翟华蕾,Email:zhaihualei

.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