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靶向透皮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
结核性胸膜炎是国内最常见的胸膜炎,然而即使经过正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因胸膜粘连肥厚问题而损害肺功能,进而影响其活动能力。川芎嗪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姜科植物温莪术及大戟科植物通风麻风树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聚、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等作用。为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后遗症,医院的4名研究人员以该院年4月至年4月间的90名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为分析样本,合作评价了川芎嗪经超声电导靶向透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年第21卷第5期。
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静脉组及超声电导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腔引流联合全身抗结核治疗,方案为3HRZE/9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静脉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静脉滴注,具体为川芎嗪80mg配入0.9%氯化钠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日,停止1日,疗程为2周;超声电导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侧胸壁给予川芎嗪经超声电导透皮治疗,具体为在胸腔穿刺点附近胸壁上选择两个相距2-3cm的透药部位进行治疗(电压V,有效超声输出功率1.5W)。每个部位安装好已注入40mg川芎嗪的凝胶贴片,而后固定好治疗头并接通电源。每日1次,每次30min,每次治疗结束保留贴片于透药部位60min后去除。每周连续治疗6日,停止1日,疗程为2周。记录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发热及胸水消退时间,于治疗3个月时进行胸CT检查以观察有无胸膜肥厚的情况,并局部放大胸膜最厚部位以测定其厚度。计量资料用x±s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3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无显著差异;静脉组及超声电导组胸水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q值分别为3.45和3.01,P0.05),但静脉组与超声电导组间无显著差异(q=0.44,P0.05);静脉组及超声电导组胸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9.12和8.64,P0.05),但静脉组与超声电导组间无显著差异(q=0.,P0.05)。此外,静脉组2例在滴注川芎嗪时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减缓滴速后症状消失;而超声电导组在超声靶向透药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未出现红肿、瘙痒、破溃等不适反应,亦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川芎嗪经超声电导透药治疗能有效缩短胸水引流时间,减轻胸膜肥厚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比静脉给药更有效、安全。
赞赏
长按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环鏍?涓鐧界櫆椋庡井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8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眼睛疲劳热敷还是冷敷效果好
- 下一篇文章: 此狗已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