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小动物获得性角膜异常诊疗技



根据临床特征,角膜炎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浅表的伴随新生血管(如角膜血管翳、色素性角膜炎、肉芽增生性角膜炎、慢性感染性角膜炎和肿瘤)。   (2)浅表的没有新生血管(如点状角膜炎、代谢性浸润性角膜炎、角膜变性、瘢痕性角膜炎)。   (3)间质性(深层)角膜炎。   (4)溃疡性角膜炎。   (5)角膜结膜炎。

德国牧羊犬型血管翳(免疫介导的浅表角膜结膜炎)

血管翳被是指上皮下血管和肉芽组织浸润到角膜,并蔓延到基质层表层的角膜炎(如下图)。

图1德国牧羊犬的血管翳

德国牧羊犬血管翳是典型的血管、淋巴结、血浆细胞和黑色素从颞侧的角巩膜缘开始到基质表层的角膜炎,可导致上皮下的肉芽组织色素化。

病因

具体病因不详。但多数认为和易感犬种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有关,同时紫外线的照射会加重此病。1.易感品种   (1)常见于德国牧羊犬和牧羊犬的混血犬(90%以上的病例都是此类犬)或见于有类似祖先的犬。   (2)其他品种①比利时坦比连犬,被认为比德国牧羊犬有更高的品种易感性;②边境牧羊犬;③灵犭更犬;④西伯利亚哈士奇犬;⑤澳大利亚牧羊犬。

2.紫外线照射(海拔)生活在海拔~m高度犬的发病率是生活在~m高度犬的2.7倍,生活在海拔m以上犬的发病率是生活在海拔~m犬的7.5倍。

3.性别因素未做绝育手术的动物较少发生此病。发病年龄最小可以发生在9月龄的动物,最大发生在10岁的动物。多数动物发生在3~6岁。一般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发病年龄较大时,病变相对较为局限。

症状 

  (1)从颞侧的角巩膜缘开始,然后发生在鼻侧的角巩膜缘,然后相对生长,最后影响到靠近背侧的角巩膜缘。如果能及早发现,可能一侧症状会相对较轻。如果不能及时诊治,最终病变会将所有角膜遮盖,导致动物失明。   (2)在透明角膜与血管翳病变交界处,可见小的斑点状水肿。   (3)当病变被色素遮盖时,动物主人一般不认为是病,只有当动物失明时他们才会发现。没有色素沉积的区域有闪亮的外观。   (4)此病可能急性发生,2~3周即可被发现,也可能呈慢性经过,发展需要数月。   (5)慢性病变会发展为脂质性角膜变性(胆固醇沉积),当病情严重时,尽管局部治疗已经控制住了血管翳,但同样可导致失明。   (6)第三眼睑可能出现色素减退,在边缘伴随浆细胞的浸润,并且变厚。   

诊断 

可以通过角膜和结膜的细胞学检查来进行诊断,当发现几乎都是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的时候就可以确诊。角膜血管翳一定要和一些慢性刺激(干眼症、过度暴露、眼睑结构异常)造成的黑皮症相区分,同时也要和角膜基质受损过程出现的肉芽肿增生做鉴别诊断。   

治疗 

该病需要及时控制,但还要终身坚持用药,但该病不可能治愈,用药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尽量避免造成动物失明。药物反应的好坏与环境有很大关系。高海拔(大于m)地区的动物很难控制此病。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1.早期病例 局部用药。   (1)糖皮质激素   ①强有力的治疗是必要的,可使用0.1%地塞米松、1%醋酸泼尼松龙、1%磷酸泼尼松龙。   ②局部浅表使用糖皮质激素每天4~6次,直到症状改善,然后根据用药后的反应,改为每天2~4次。   ③眼膏或眼药水需和抗菌素联合用药,但常规治疗最好不用抗菌素。   (2)环孢素1%环孢素眼药对于有血管爬行的病例有效,对于降低上皮色素沉积也有一定的效果。最初每天两次,随着症状好转可逐渐减量。   (3)联合用药1%环孢素(每天两次)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每天4次)会有协同作用。随着症状改善,糖皮质激素可减到每天两次。

2.病情较轻或局部治疗无效的病例按下述方法进行治疗。   (1)皮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①甲基泼尼松龙:10~20mg/眼   ②倍他米松:3mg/眼   ③氟氢泼尼松:5~10mg/眼   (2)之后局部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期望在7d内有所改善。根据病情不同一般在1~6个月内有效。多数动物会在注射后的3~5d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

3.病情严重的病例尽管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但仍有小的瘢痕形成或病情继续发展的病例。   (1)采用激光治疗,同时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2)症状应该在1周,最多30d内有所改善。这种治疗特别适合角膜的色素沉积。通常大约60%~70%的色素会在30d内消失。如果病变厚度超过1mm或激光没有照射的病变会有复发的可能。如果治疗的效果不好,可以再次用激光照射。

4.更严重病例病例严重且已导致失明,并伴有严重的瘢痕,角膜有很多的脂质沉积和(或)在基质中有色素沉积。   (1)浅层角膜切开术最初可以使用角膜隧道刀,尽可能将深层的所有血管切除,这对于预后非常重要。在分离暴露下面的透明角膜时,使用64号刀片可很容易地分离角膜。将角膜分离到角巩膜缘,然后将其去除。任何连带的有色素的结膜也需要切除3~5mm(从角巩膜缘计算)。   (2)手术后用激光照射整个角巩膜缘,对于防止新生血管有很重要的作用。   (3)使用抗菌素软膏直至重新上皮化之前(9~12d)。如果能严密监视动物,可以使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软膏。愈合完成后,仍然需要局部用药。如果愈合过程有血管形成,上皮化完成后可以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4)手术操作可以重复2~3次。每次手术后角膜都会变薄,直到最后到达不能再生的那一层结构。   

预后 

根据生活的区域,低海拔地区对此病恢复有所帮助。如果停止治疗,可能会复发。在低海拔地区用药可以减少到每周2~3次。如果主人选择间断的治疗,效果不会很好。只要限制在固定的区域内,多数失明动物的生活质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1.浅表角膜变性这是因为这种病是慢性发展的。   (1)上皮下和前基质层胆固醇沉积发病一年后,经常会出现浅表的上皮混浊,这些病变可能会在原位置复发。胆固醇的沉积可能会很稳定,有时在使用环孢素治疗后还会消退。   (2)浅表性囊肿变性在进行了浅表角膜切开术后或激光照射后,可能出现上皮囊肿,有些动物只接受了局部的环孢素治疗后也会出现。囊肿通常很小(1~2mm),内含透明的液体,有时会融合在一起。   (3)经过长时间治疗后,浅表的囊肿会发展到基质,导致大疱性角膜炎。在这些病例中,角膜会发生很严重的变性,并逐渐耗尽再生能力。这些治疗包括:多年持续的角膜切开术、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激光照射。

2.角膜溃疡或损伤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降低角膜的再生能力。假如发生角膜被抓伤或深层角膜穿透,需要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直到角膜愈合后才能再使用。角膜的愈合时间多数会延长。

3.感染人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造成眼部的感染,特别是真菌的感染,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在患血管翳的动物发现类似的问题。

相关文章推荐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上)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下)

眼睑病-眼睑炎症

小动物眼睑位置和功能异常诊疗方法(眼睑内翻、外翻、闭合不全、外伤)

小动物眼睑病-睫毛异常

小动物眼睑肿瘤的诊疗方法

小动物第三眼睑病

小动物泪器的解剖与生理

详解小动物泪液功能的异常

小动物干眼症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结膜的解剖和生理

小动物结膜炎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细菌性结膜炎的诊疗技术

小动物角膜与巩膜病概述

小动物获得性巩膜异常诊疗技术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







































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hbys/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