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给你一个光明的未来续一
一、前情回顾
年2月15日,泸溪县洗溪镇梁家潭乡红岩村14岁眼疾女孩杨玉琴医院进行检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眼角膜水肿;2、双眼角膜内皮功能灰白水肿;3、双眼内皮功能失代偿。医院业务院长黄慧亲自接诊,认为孩子的眼睛有10%~20%治愈的希望,手术费用预计为2万~3万/眼。
二、接洽
长沙爱尔眼科集团总部代表:曾蓓
州慈善总会王磊主任
湘西小背篓爱心助学协会会长:章长辉
会谈现场
杨玉琴的检查资料上传到长沙爱尔眼科集团总部后,集团对此予以高度重视。针对杨玉琴眼睛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家庭贫困的现实情况,决定对杨玉琴的手术费用全免!年3月1日,爱尔眼科集团委派宣传部曾蓓作为代表专程来到湘西收集杨玉琴的相关素材资料进行前期宣传报道。州民政局、州慈善总会也对此积极回应,预将杨玉琴作为“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向全州推广,州慈善总会王磊主任当晚专门携湘西小背篓爱心助学协会会长章长辉等人医院会议室,与长沙爱尔眼科集团总部曾蓓面谈,医院企划部负责人肖崇华陪同接待。会谈中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每个人都享有健康的权利,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让杨玉琴重见光明。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感谢一位资助人———黎昌文,湖南人,现在广西做生意。他是杨玉琴眼睛复明行动的发起人,在和湘西小背篓爱心助学协会的志愿者的走访中他得知杨玉琴眼睛几乎失明的严重情况。不仅决定长期“一对一”资助杨玉琴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还主动发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寻找医疗资源。如今杨玉琴眼睛的复明计划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正一步步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学校走访
行进在梁家潭的村级公路上
周慧兵签字领取爱心人士杨云其的元助学款
吴继明秘书长勉励周慧兵好好读书
3月2日上午9:40,长沙爱尔眼科集团总部代表曾蓓、医院企划部负责人肖崇华、州电视台记者小李以及湘西小背篓爱心助学协会吴继明秘书长一行12人陪同杨玉琴的父亲杨朝广(在吉首打工)驱车前往泸溪县洗溪镇梁家潭乡实地走访调查。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泸溪县梁家潭学校,一来是先对杨玉琴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做个基本了解,二来是为本校贫困生周慧兵转交爱心人士杨云其先生的元助学款。
志愿者到达梁家潭学校(右二是校长杨明礼)曾蓓在检查杨玉琴的视力状况
孩子们在做课间操
班主任张水和她的学生杨玉琴志愿者和受助学生周慧兵(中)、杨玉琴(右三)合影
中午12时许,爱心车队到达梁家潭学校。此时太阳早已驱散山间的浓雾将温暖的阳光洒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正忙着做课间操,看上去个个活波可爱。梁家潭学校校长杨明礼、党支部书记符恩来和我们志愿者一一握手,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杨玉琴穿着黄色的羽绒服和蓝色的牛仔裤,小巧的个子看上去只有10岁孩子那么大、脑后一条又黑又密的“马尾巴”柔软地垂在身后。曾蓓和杨玉琴见面后立即对她做了简单的测试:在离她眼睛60公分的距离晃动手指,小玉琴就几乎看不到了。曾蓓在小玉琴的带领下又来到她所在的五年级实地看看,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小女孩的表现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自卑,相反倒和老师同学相处融洽,性格活泼开朗。班上的同学也总是轮流照顾着玉琴,共同呵护着这个可怜的小姐妹。班主任张水老师评价这个孩子:内心敏感懂事,因为眼睛有先天性缺陷,使得她学习比一般的同学困难。我们希望她早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和其他孩子一起开开心心地玩耍。
杨玉琴用手机作为“放大镜”看书
奔跑吧,玉琴
杨玉琴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演示她是如何“看书学习”的————杨玉琴的爸爸买来一部具有放大镜功能的“老人机”,玉琴上课或做作业时就将脸趴在作业本上,右手写字左手用手机中的“放大镜”将格子逐一扩大,这样她写字就不会写出格子了。因为眼睛近乎失明,她写字答题的速度十分缓慢,学习也自然比同班的孩子吃力。但这孩子读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二字!写字端端正正、清秀流利,特别是画画尤其可以见到这个孩子身体内潜藏的艺术天赋。学校党支部书记符恩来说的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尤其深刻:“就算这个孩子看不到,也要给她一次听的机会!”也正是由于符书记的极力保荐,加上这个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学校最终同意接纳这个可怜的孩子上学读书。奇怪的是,杨玉琴眼睛虽然近乎失明,但走路速度并不慢,也根本不需要人搀扶。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自理,小玉琴甚至还沿着学校跑道飞快地跑了一小段路,让围观众人大为惊诧!
四、回家
志愿者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路携手同行
这就是杨玉琴的家
杨玉琴的父亲接受媒体采访
杨玉琴的爷爷感谢好心人的无私帮助
为了对杨玉琴的家庭情况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在爱尔眼科集团曾蓓的要求下爱心车队又驱车前往泸溪县洗溪镇梁家潭乡红岩村杨玉琴的家,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汽车先在平坦的乡间水泥公路上疾驰大约15分钟后来到一个山坡下,志愿者一行陪同杨玉琴和她的爸爸走过一段凹凸不平、遍布砂石的山路来到半山腰的家里。杨家是由几间木房组成,和其他的农村家庭一样,正对门的堂屋墙壁上张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卧室显得比较凌乱,杂房里堆放着简单的农具,屋内简简单单没有值钱的物品。听说杨玉琴特别喜欢画画,志愿者的目光很自然地在房间的墙壁上四处找寻却没有任何发现。杨玉琴腼腆地告诉大家,自己画的画都张贴在学校附近租住的房子里。曾蓓在和孩子的爷爷交流中得知,杨玉琴从小就喜欢画画,想当一名画家。爷爷说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报答好心人的恩情,谢谢大家的爱心。淳朴善良的老人家不善言辞,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来到他家,老人显得比较激动,朴实的话语里透露着满满的真诚。
杨玉琴的画作杨玉琴的摘抄日记
面对自己的画作,杨玉琴满脸开心
在杨家短暂逗留后队伍又原路返回到梁家潭学校,在杨玉琴的带领下来到他们一家在学校附近租住的房子。据同行的符书记介绍,这里以前是梁家潭老乡政府的所在地,搬迁后留下的这栋老旧砖木结构的乡政府办公楼就租用给陪读的学生家长,杨玉琴一家人就住在二楼最左侧的一间10平米的小房间里。里面光线昏暗,空气流通也不好。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小姑娘美好的心情。一进入这间木房子里,小玉琴似乎立刻换了一个人:她激动地向来访的各位参观者介绍她张贴在墙上的一幅幅画作和字迹工整娟秀的摘抄日记。在这间房子里她是最骄傲的“小公主”!展现在众人面前是怎样的一幅幅艺术佳作啊——色彩斑斓硕大的鲜花、迎风怒放的太阳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炽热,衣袂飘飘的古代仕女、五官精致的白雪公主以及那字迹工整端庄的摘抄日记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道......上面还特意留言:“我喜欢画画,这是我画的。”让人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居然是双目接近失明的14岁小姑娘的作品。一幅幅画作中流露出她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使得我们有责任去帮助她实现人生的梦想!
五、复查
下午2时,走访队伍完成任务准备带杨玉琴返回吉首复查时,杨玉琴的奶奶默默地走到我们中间,悄悄地对医院的肖崇华说了这样一番话:“医生,我想把我的眼角膜捐献给我的孙女,你看可以没?”这番话让人听了既心酸又无奈。肖医生耐心地劝说了老人家,说一定会为小玉琴积极物色合适的眼角膜供体。老人家这样才放下心来,目送我们一行离开梁家潭返回吉首。
回到吉首是下午4时许,医院的业务院长黄慧医生早已等候多时,迅速对杨玉琴展开二次复查。复查的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杨玉琴的眼睛手术的价值和意义很大,有恢复部分视力的可能性;忧的是杨玉琴的眼睛和上次检查相比病情在加重:双眼大泡性角膜炎、灰白水肿明显,双眼内皮功能失代偿,长此下去得不到有效医治,眼睛角膜有出现穿孔完全失明的危险,建议有合适供体后立医院进行手术。她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的努力!”
我们多么希望,杨玉琴能拥有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看到这世间更美的山水、能听到她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能画出更加优美多彩的画作。杨玉琴的一双眼睛,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庭沉甸甸的期望和寄托。杨玉琴的遭遇牵动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心,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给杨玉琴一个光明幸福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jbrs/9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长时间戴隐形眼镜小心角膜炎上身
- 下一篇文章: 春节假期结束,如何立马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