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题精
北京手足癣中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119/8604561.html
1.发生在小涎腺的多形性腺瘤常见于()
A、上唇
B、下唇
C、腭部
D、颊部
E、磨牙后区
答案:C
解析:80%发生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罕见,小唾液腺以腭部最多见。
2.舍格伦综合征与其他腺体慢性炎症的区别是()
A、腺泡破坏、消失
B、淋巴细胞浸润
C、导管上皮增生
D、腺小叶内缺乏纤维结缔组织修复
E、导管扩张
答案:D
解析: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唾液腺炎、干燥性角膜炎和口干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唾液量减少,龋齿增多,并影响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口腔可见黏膜干燥,舌表面光滑潮红呈“镜面舌”。由于泪液分泌量减少致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唾液腺肿大以腮腺多见,亦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亦可单侧发生。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类风湿关节炎,偶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周围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诊断常采用唇腺活检。
3.常发生神经浸润的涎腺肿瘤是()
A、腺样囊性癌
B、腺泡细胞癌
C、黏液表皮样癌
D、囊腺癌
E、上皮-肌上皮癌
答案:A
解析: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病期较长,呈圆形或结节状,质地中等,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神经可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
4.下列哪种细胞不是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细胞可能出现的形态()
A、浆细胞样细胞
B、梭形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透明肌上皮细胞
E、上皮样细胞
答案:C
解析:肌上皮细胞可为浆细胞样,梭形、透明和上皮样四种形态。肌上皮细胞长与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相互过渡,即逐渐移行为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5.腺样囊性癌又称为()
A、多形性腺瘤癌变
B、Warthin瘤
C、圆柱瘤
D、腺淋巴瘤
E、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答案:C
解析:腺样囊性癌又称为圆柱瘤。约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27%。
6、以下哪种唾液腺肿瘤常浸润神经()
A、腺样囊性癌
B、Warthin瘤
C、多形性腺瘤
D、淋巴乳头状囊腺瘤
E、腺淋巴瘤
A
腺样囊性癌又称为圆柱瘤,由于此瘤常浸润神经,甚至沿神经扩展相当远的距离,可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
7、肿瘤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有基底膜样结构,属于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
A、腺性型
B、包膜型
C、管状型
D、黏液型
E、实性型
A
腺性(筛状)型腺样囊性癌主要特点是:肿瘤细胞团块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筛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
8、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内层衬有导管细胞,外层为肌上皮细胞,此为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
A、腺性型
B、包膜型
C、管状型
D、黏液型
E、实性型
C
管状型腺样囊性癌的主要特点是:以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为主;管状结构的内层衬有导管细胞,外层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
9、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团,团块中心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此为腺样囊性癌的哪种分型()
A、腺性型
B、包膜型
C、管状型
D、黏液型
E、实性型
E
实性型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团,大的团块中心组织可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实性型通常比其他类型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预后差。
10、男性,50岁,左腮腺区无痛性肿块数年。镜下见肿瘤由上皮组织和淋巴样组织组成,上皮成分形成不规则囊腔,细胞排列成假复层,间质中淋巴细胞密集,并形成淋巴滤泡。病理诊断为()
A、多形性腺瘤
B、肌上皮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嗜酸性腺瘤
E、沃辛瘤(腺淋巴瘤)
E
沃辛瘤(腺淋巴瘤)由腺上皮和淋巴成分构成。肿瘤形成较多的囊样腔隙,内有假复层排列的腺上皮衬覆,间质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并形成淋巴滤泡。
长按识别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13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熬夜对眼睛伤害大,这3点护眼方式人人都得
- 下一篇文章: 眼科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