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AAO结膜炎nbspPP
PPP是PreferredPracticePatterns的简称,是美国眼科学会(AAO)编写的一系列临床指南。
PPP指南制定原则与标准
美国眼科学会(AAO)编制了一系列眼科临床指南(PPP)。PPP的编写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每册眼科临床指南必须与临床密切相关,并具有特异性,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用信息。
●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必须具有明确等级,以表明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也必须具有表明其证据强度的明确等级,这些证据强度支持了所提出的建议,反映了可利用的最好的证据。
眼科临床指南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而不是为具体个人提供治疗方案。一方面它们应当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但它们又不可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遵照这些PPP指南将不一定保证在任何情况都能获得成功的结果。不能认为这些指南包括了眼科所有恰当的治疗方法,或者排除了能够获得最好效果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医师应当根据具体患者提供的所有情况来最终判断对其的治疗是否合适。
对于每一种主要疾病,PPP指南就其诊治过程,包括病史评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主要治疗方法、随访和患者教育的建议进行了总结。每册PPP指南的制定,均从PubMed和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详细检索了相关英文文献。文献检索结果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审阅,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建议。专家们采用了两种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
专家委员会首先根据所提的建议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来进行评估。这种“对临床诊治过程重要性”的评估表明,专家委员会认为临床诊治应当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方式来提高医疗质量。对所提建议重要性的等级分为三个水平。
●A级,定义为最重要的。
●B级,定义为中等重要的。
●C级,定义为相关的,但不是关键的。
专家委员会也对可利用文献中用于支持每项建议的证据的强度进行了评估。“证据强度的评估”也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括至少有一个来自于实施准确、设计很好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它也可以包括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的证据。
●Ⅱ级包括从以下之一获得的证据:
○设计很好的对照试验,但不是随机试验。
○设计很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
○有或无干预的多个时间点的系列研究。
●Ⅲ级包括从下列之一获得的证据:
○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
○专家委员会和(或)组织的报告(例如由外部同行评议的眼科临床指南专家委员会的)。
PPP指南旨在为患者管理提供指导,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指导。在使用这些指南时,只有将患者的需求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才有可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PPP指南中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都标明了明确的证据等级,以便医师了解这一建议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初始病史评估
●眼部症状和体征(如瘙痒、分泌物、红肿、疼痛、畏光、视物模糊)[A:Ⅲ]
●症状持续时间[A:Ⅲ]
●评估可加重病情的因素[A:Ⅲ]
●单眼或双眼发病[A:Ⅲ]
●分泌物的特征[A:Ⅲ]
●最近接触发生感染者[A:Ⅲ]
●创伤(机械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紫外线)[A:Ⅲ]
●黏液清亮(mucusfishing)
●配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的类型、卫生和使用情况)[A:Ⅲ]
●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排尿困难、吞咽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及黏膜病变)[A:Ⅲ]
●过敏、哮喘、湿疹[A:Ⅲ]
●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史[A:Ⅲ]
●眼部疾病史(曾发生结膜炎[A:Ⅲ]和曾进行过眼部手术[B:Ⅲ])
●免疫受损状态[B:Ⅲ]
●目前患有或曾患有全身性疾病[B:Ⅲ]
●社会史(如吸烟[C:Ⅲ]、职业和爱好[C:Ⅲ]、旅行[C:Ⅲ]和性活动[C:Ⅲ])
初始体格检查
●视力测量[A:Ⅲ]
●外眼检查
○局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耳前淋巴结)[A:Ⅲ]
○皮肤[A:Ⅲ](酒渣鼻、湿疹、皮脂溢出症状)
○眼睑及其附属器异常[A:Ⅲ](肿胀、变色、错位、松弛、溃疡、结节、瘀斑、瘤形成)
○结膜[A:Ⅲ](给药途径、结膜下出血、结膜水肿、瘢痕变化、睑球粘连、肿块、分泌物)
●裂隙灯活组织显微镜检查
○眼睑边缘[A:Ⅲ](炎症、溃疡、分泌物、结节或囊泡、微带血性分泌物、角质化)
○睫毛[A:Ⅲ](睫毛消失、结痂、头屑、寄生虫、倒睫)
○泪点和泪小管[B:Ⅲ](凸起、分泌物)
○睑板部和穹窿下结膜[A:Ⅱ]
○球结膜/结膜缘[A:Ⅱ](滤泡、水肿、结节、球结膜水肿、松弛、乳头、溃疡、瘢痕形成、小疱、出血、异物、角质化)
○角膜[A:Ⅰ]
○前房或虹膜[A:Ⅲ](炎症、粘连、透视发现虹膜缺损)
○染色检查[A:Ⅲ](结膜和角膜)
诊断性检查
●对于疑似传染性新生儿结膜炎病例,进行培养、涂片细胞学检查及特殊染色[A:Ⅰ]。
●对于淋球菌性结膜炎患者,建议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及特殊染色[A:Ⅱ]。
●可根据免疫学诊断性检查和(或)培养结果,确诊成人及新生儿衣原体性结膜炎[A:Ⅲ]。
●对于疑似眼黏膜类天疱疮患者,对球结膜进行活检,并从有活动性炎症眼的邻近结膜缘的未受累区域采集样本[A:Ⅲ]。
●对疑似皮脂腺癌患者,进行全层眼睑活检[A:Ⅱ]。
●对于某些结膜炎[如变应性角膜炎、上方角膜缘角结膜炎(SLK)],可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
●对于未合并甲状腺疾病的SLK患者,可进行甲状腺功能试验。
治疗
●由于抗生素可产生毒性作用,皮质类固醇可潜在地延长腺病毒感染时间,加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应避免不加区别地局部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A:Ⅲ]。
●对于轻度变应性结膜炎,可使用非处方抗胺药和(或)血管收缩药或第2代局部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A:Ⅰ]。若患者反复发作或症状持续存在,可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治疗[A:Ⅰ]。
●对于隐形眼镜相关性角膜结膜炎,应停戴隐形眼镜2周或以上[A:Ⅲ]。
●如果使用皮质类固醇,根据患者的应答和耐受性,以最小频率给予最小剂量[A:Ⅲ]。
●如果使用皮质类固醇,在基线时测量眼内压和瞳孔扩大情况,此后还应定期测量[A:Ⅲ]。
●对于淋球菌[A:Ⅰ]或沙眼衣原体[A:Ⅱ]所致结膜炎,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由性传播疾病所致结膜炎,应对其性伴侣进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复发和传播,并将患者及其性伴侣转诊至适当的医学专家处进行治疗[A:Ⅲ]。
●对于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将其转诊至适当的医学专家处进行治疗[A:Ⅲ]。
随访评估
●随访评估包括:
○随访间期疾病史[A:Ⅲ]
○视力测量[A:Ⅲ]
○裂隙灯活组织显微镜检查[A:Ⅲ]
●如果使用皮质类固醇,应定期测量测量眼内压和瞳孔扩大情况,以评估是否发生白内障和青光眼[A:Ⅲ]。
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预防疾病传播[A:Ⅲ]。
●对于需要反复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进行短期治疗的患者,应告知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潜在并发症[A:Ⅲ]。
●对于患有变应性结膜炎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勤洗衣服,并在就寝前沐浴和(或)淋浴[B:Ⅲ]。
(转发此条信息,并截屏告知编辑部的读者,可获赠本篇文章的PDF版。亲,心动吗?动一动手指即可哦。)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zyzz/3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营养素的保健作用及食物来源2维生素A
- 下一篇文章: 预防沙眼讲卫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