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死亡上海最新通报传染病疫情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m.39.net/news/a_5252008.html
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年1月1日至年1月31日,上海市共报告法定管理的甲乙丙类传染病例,死亡5人。
△上海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传染病疫情详情
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乙类传染病共报告9种例,死亡5人;无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报告;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8例为本地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梅毒、肺结核、淋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28%。5例死亡病例分别为艾滋病(3例)和肺结核(2例)。
丙类传染病共报告4种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1.41%。
我国传染病是如何分类的?搜索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注:年1月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与此同时
上海市卫健委再次就
防病提示
划了重点
快快对照做起
↓↓↓
2月气温较低,市民要重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常见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等。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减少人员聚集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就医时要佩戴口罩,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外出后回家、饭前便后要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居民家中可适当储备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84消毒液和酒精棉球等防护用品及消毒产品。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要主动向医生告知发病前14天境外国家/地区、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或居住史、相关病例接触史等;也可拨打上海市发热咨询热线、进行咨询。
目前,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可按照“知情同意、愿种尽种”原则接种新冠疫苗。境外来沪人员在入境时要配合做好健康申明表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入关后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要在抵沪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居村委和单位(或所在宾馆)报告,积极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或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来源:上海市卫健委、东方网编辑:萌萌、小能手审稿:鲁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dghb.com/tjyy/13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14岁女孩因每天戴的OK镜,虫子爬进眼睛
- 下一篇文章: ldquo走近rdquo维生素